工程机器人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绝大部分签约项目为高精尖产业京津冀三地签约近150亿元
总金额超286亿元科博会昨落幕
氢燃料电池轿车
警用机器人
第二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昨日下午圆满落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科博会期间共有技术交易及产业合作签约、交易项目88个,总金额286.01亿元。
看点1
高精尖产业亮点频出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与往届相比,签约项目呈现4个特点:高精尖产业持续发力,绝大部分项目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十大高精尖产业,占签约、交易总额的91%;京津冀协同发展成绩显著,共签署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52个,金额149.12亿元,占比逾半;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多个项目“链接”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体现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跨界融合方兴未艾,多个项目是科技与金融、科技与农业、科技与文化、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成果。
看点2
自主研发注入新动能
其中,在今年的签约中,投影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研发及批量生产基地项目,是为了支持国家02专项重大项目——国产光学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实现自主光刻机整机研发、生产与规模产业化。项目方北京国望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面向极大规模IC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一家战略性高技术企业,拥有近200项授权发明专利。全面建成后,公司将具备极大规模IC制造投影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产品的研发、设计与批量生产供货能力,引领国内超精密光学技术的发展与产业进步。
此外,中芯创新中心项目将投资成立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使之成为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备、零部件、材料国产化项目组织平台、标准制定平台。
看点3
京津冀产业推介目不暇接
科博会上,从平台推介到产业对接,从成果展示到品牌推介,聚焦京津冀产业的推介活动目不暇接。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以“创新共融、协同发展”为主题,推介了一批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并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创新平台、现代制造业平台、服务业平台和市场化枢纽型中介组织五大类型,共24家园区和单位进行了展示。
此外,本届科博会上,北京市经信局、市科委以十大高精尖产业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应用生态、5G应用场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集中展现了北京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规划建设布局、重大科技成就、创新创业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果,体现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生动实践。
看点4
“人工智能”贯穿各会场
“人工智能”贯穿各会场和展区,从电子产品、汽车、医疗产品到服务解决方案,从台前的展品到后台的政府服务,尽显科技创新风采。从“中国芯”到“中国云”,集中展示了移动通信芯片、物联网芯片、闪存芯片、安全芯片、无线连接芯片等70余枚重点芯片。
从本届科博会看,中国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创新创业载体,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技术转移取得明显成果,已经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格局。
看点5
军民融合项目亮眼
本届科博会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充分体现了科技之重。主展场汇聚了一批高科技制造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应用生态、5G应用场景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等新兴科技悉数登场,诸多原创的前瞻性、先导性和颠覆性前沿技术集中亮相,一批国家重大科技突破成果、军民融合项目和智能制造产品,集中展示了我国科技变革的新动态,奏响了科技发展的主旋律。嫦娥四号探测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深水工作船等大国重器成为亮眼“C”位,挺起了中国创造的脊梁。6000吨海警船、海洋石油982、深水工作船、挪威智能渔场和全球首艘智能超大型油轮等科技成果引人瞩目。
看点6
高科技也“接地气儿”
本届科博会更关注民生。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变得“接地气儿”,各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发明创造让参观者大开眼界。在北京高精尖产业创新成果展区,不少高精尖技术展现了在惠及民生领域的新突破。在老龄智慧医疗健康产品展区,多家企业带来了不同种类的智慧轮椅产品。多组智能产品及智慧家庭整体解决方案集中展示了“一触即发”的全屋智能场景和开放共享的智慧物联生态。智能出行产品引发关注。未来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结合,将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舒适、更经济的出行体验。
文/本报记者张鑫统筹/余美英供图/新华社
数字看点
本届科博会共有2个国际组织、
33个国家和地区的57个代表团组参加各项活动
全国21个省区市代表团参展参会
主展场共接待各界观众约6.5万人次
主题报告会和11场论坛
247位国内外知名人士登台演讲
6800多位业界专业人士到会交流
14场项目推介交易活动
吸引国内外3100多位客商到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