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开放日 30余位市民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厂

日期:10-23
垃圾分类

原标题:政务开放日 30余位市民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厂

北京市2018年生活垃圾清运量929.42万吨,日均2.55万吨,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9座。

新京报讯(记者黄哲程)今天(10月23日)下午,北京市城管委举办了“初心·同行”政务开放日垃圾分类专场,30余名关注垃圾分类的市民到朝阳区高碑店乡白领家园小区、高碑店东大楼垃圾楼、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参观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并进行座谈,对近期发布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提出建议。

30余名市民实地参观垃圾焚烧中心

“垃圾渗沥液怎么处理?”“这么多垃圾怎么利用?”今天下午,30余名市民来到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在产业园内的北京朝阳清洁焚烧中心参观了垃圾仓、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等设备,不少市民向负责人提问,有市民手中拿着本子和笔,边听边记录。

政务开放日 30余位市民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厂

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工作人员为市民讲解餐厨垃圾处理流程。摄影/新京报记者黄哲程

讲解员向市民介绍,焚烧中心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1800吨,配置了三台焚烧炉及两台汽轮发电机组,年处理生活垃圾65.7万吨,年发电量可达2.9亿度,相当于节省10万吨标准煤。“很震惊,没想到垃圾还能产生这么多电能。”市民刘女士说。

市民栗阳说,平时在家里不觉得生活中有多少垃圾,这次来到垃圾处理厂参观,才直观感受到原来生活垃圾产量这么大。“参观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这些专业设施,也让我们觉得进行垃圾分类并不是白费功夫,确实有相关的处理设施保障。”

城管委固废处调研员吴润江说,通过政务开放日活动,市民参观了解生活垃圾分类运作流程,并提出建议,有利于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强化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管理,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记者从城管委了解到,垃圾强制分类在党政机关等率先实施,2017年以来,134家中央机关、650家二级单位及118家市级、1660家区级党政机关开展了垃圾强制分类。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北京市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的街道(乡镇)达到224个。

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方面,北京市2018年生活垃圾清运量929.42万吨,日均2.55万吨,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9座。已有104座密闭式清洁站实现厨余垃圾中转功能。

政务开放日 30余位市民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厂

高碑店东大楼密闭式清洁站内,工作人员向市民演示厨余垃圾收运过程。摄影/新京报记者黄哲程

市民建议探索社区可持续垃圾分类模式

今年7月,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专班,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城建环保办、市司法局、市城市管理委及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调研、研究起草条例修正案(草案)。10月14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已在首都之窗网站公开征求意见,11月13日截止。

本次修订草案送审稿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共治原则,共修改十八条、新增六条,主要涉及明确生活垃圾处置总量控制计划、完善源头减量措施、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明确垃圾分类责任义务、加大对混装混运行为处罚力度、加强生活垃圾社会共治等方面。

在开放日活动的座谈会中,多位市民就修正案草案提出建议。市民栗阳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增设更便捷有效的建言献策平台,让垃圾分类第一线的市民和志愿者能够把关于垃圾分类的第一手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比如哪些企业、机构没有做好垃圾分类,市民监督发现后,可以直接给执法部门提供信息,便于及时管理。

市民任智慧建议,应继续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和质量,加强指导。“分类是目标,减量是目的,加强前端分类的质量,做好回收利用,让老百姓更愿意参加垃圾分类。”同时,她建议结合社区特点,进一步探索垃圾分类在社区层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长久的垃圾分类文化氛围。

新京报记者黄哲程

编辑刘梦婕校对柳宝庆

书记市长1人“一肩挑”的市 从省里来了位副书记 “70后”官员提前退休后被查 10年前父亲落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