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三项试验结论不同,专家:或与样本量、研究终点有关

日期:04-30
对照组安慰剂新冠肺炎

原标题:瑞德西韦三项试验结论不同,专家:或与样本量、研究终点有关

过去24小时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制药企业吉利德(Gilead)以及国际顶级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先后发布了三项关于目前最受关注的新冠肺炎治疗药物之一瑞德西韦的不同临床试验的报告。

三项报告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

NIH在一份声明中称,在一项有1063名患者参与的对照试验中,接受瑞德西韦的重症患者从接受用药到病情恢复的平均时间为11天,比对照组快了30%。同时,使用瑞德西韦的患者死亡率较低,尽管这一差距没有未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标准。

吉利德公司随后也发表了声明,称其独立进行的临床试验显示,除了证实NIH的10天连续用药效果一致的结论外,他们还发现5天用药的效果和10天的差不多。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宣布紧急批准在治疗中使用瑞德西韦。

就在NIH和吉利德双双报道“好消息”的同时。4月29日晚,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经过同行评审的在中国武汉237名患者身上进行的全球首个瑞德西韦对照试验研究论文。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瑞德西韦并未加快重症患者的恢复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

为何针对同一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会有不同的结果?

美研究传递积极信号

4月29日,在白宫简报会上,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NIAID)福奇博士表示,瑞德西韦在NIAID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显示出了疗效,可以适度加快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康复速度。

该试验共招募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1063名新冠肺炎患者。初步结果表明:瑞德西韦治疗组的康复时间中位数为11天,而安慰剂对照组的康复时间中位数为15天,瑞德西韦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康复快31%(p<0.001)。同时,瑞德西韦治疗组的死亡率是8.0%,与安慰剂对照组11.6%的死亡率相比,尚未达到统计显著(p= 0.059)。

“我知道,加快30%的康复时间听上去不像是100%治愈那样有吸引力。”福奇表示,“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因为它已经证明,瑞德西韦可以阻断新冠病毒。”

负责监督试验的独立数据和安全委员会(DSMB)于4月27日举行会议,与研究小组分享了中期分析结果。他们指出,从恢复时间的角度来看,瑞德西韦实验组优于安慰剂组。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福奇称,在第一时间公布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从伦理角度出发,告知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他们可以接受瑞德西韦的治疗。有关试验结果的更详细信息,包括更全面的数据,将稍后发布。他乐观地认为,瑞德西韦将成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标准治疗”的一部分。

《科学》杂志4月29日的一篇报道认为,在这项大规模的对住院患者进行的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中,瑞德西韦疗法首次显示出令人信服的效果,尽管效果并不大。

同一天,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也正式发布了针对397名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瑞德西韦的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研究显示,瑞德西韦早期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超过一半患者在两周内达到临床治愈出院。研究还证实了新冠炎患者服用瑞德西韦后5天的效果与服用10天的患者相似。不过这项研究没有采用对照组,也尚未接受同行评议。

在发给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采访回复中,吉利德科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niel O’Day表示:“基于NIAID的试验和吉利德研究的数据,我们可以知晓两点:瑞德西韦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当治疗重症患者时,其5日疗程具有与10日疗程相似的有效性。这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尤其重要,可以帮助医院和医护人员治疗更多急需治疗的患者。”

《柳叶刀》研究:疗效并不显著

还是在4月29日,一篇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经过同行评审的正式论文却给出了另一种结论。

这篇论文由中国临床试验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校长王辰院士执笔,阐述了全球首个有关该药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在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观察,分析了237例来自武汉10家医院的重症患者应用瑞德西韦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表明瑞德西韦用药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关系不大,对于重症患者无显著疗效。

这项对照研究指出,服用瑞德西韦的患者临床改善的平均时间为21天,而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为23天,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同时,两组的死亡率也相似,服用瑞德西韦组的死亡率是14%,而安慰剂组的为13%。

领导这项研究的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该实验中,尽管瑞德西韦安全、耐受性好,但与安慰剂相比并没有显著的益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曹彬还表示,瑞德西韦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应当在多早的时候对患者用药,以及是否应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他承认,在中国的试验中,患者病情严重,直到症状出现10天后才开始使用瑞德西韦治疗。他表示,在那个阶段,病人可能已经病得太重,单一的抗病毒药物已无法清除病毒。

他还补充道,中国试验中的瑞德西韦小组中病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较高,这可能也影响了结果。

对于上述这项研究,爱丁堡大学医学统计学教授、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约翰·诺里(John Norrie)在《柳叶刀》发表的同行评论中称,“该试验的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随机的研究设计是很好的,且试验执行情况不错。但试验提前结束,导致研究“支持力度不足(underpowered),数据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所以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既不能证实瑞德西韦至少能产生一定的临床效果,也无法排除瑞德西韦的有效性。”

研究结论为何不同?

为何对于同一项药物,全球两项临床测试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达美国际健康服务集团CEO邵新立博士向澎湃新闻指出,如果对3个临床试验进行比较会发现,试验入组样本量有着明显不同:来自中国的237例临床实验,吉列德公司招募的397例新冠肺炎患者以及NIH的1093名患者。其中,中国的临床实验组人数是最少的,原计划招募453名新冠患者,随机双盲,接受10天的瑞德西韦或安慰剂治疗,但实际只有237名患者入组。

“原试验从设计上来讲是非常科学的,随机双盲,有试验组与对照组,严格完成应该可以得到比较可信的结果。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试验出现了病人的缺乏(当然也说明中国疫情控制得好,危重病人已不多),原定的病人数量并未达到,试验规定的统计检验效力也无法达到,最后不得不停止,使得结果的全面性存在疑虑。”邵新立说道。

他继续分析道,对于吉列德公司的试验来说,397名患者的试验里,没有安慰剂对照组,仅有试验组,疗效的评估实际是不易的,试验设计上有缺陷,真正得出结论需要补充对照组数据。相比较之下,NIH的1千多名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结果可信度更高,不仅因为病人数量上得到了保证,且试验设计方法上十分严谨,确保了结果的可靠性。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对此也表示了认同,他告诉澎湃新闻,《柳叶刀》研究几个局限性包括:入组患者数量不够、病人招募的条件多为年龄偏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且给药时间偏晚。另外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了其他抗病毒药物或者激素药物可能对临床评价构成影响。

4月30日,曹彬在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中国临床试验结果是非常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是“最令人信服的结果”。曹彬指出,两个试验研究终点不同,“如果研究终点不一样,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基本上没法比。”不过,他同时表示,基于美国试验的定义和过程,瑞德西韦不是新冠特效药物,但可以认为其有一定疗效。

曹彬称,从终点来看,美国NIH设计的指标为临床恢复时间,中国则是设计了基于6分量表的临床改善时间。“NIH的恢复定义比较宽泛,包括住院,但不需要氧疗、出院(但可能仍有活动受限、需要吸氧),相当于我们的1-2级+回家吸氧。”

不过,曹彬也承认,目前两组患者不显著差别的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扩大病例数后存在一定治疗效果的可能性。

对此金冬雁认为,两项试验终点有分别但分别并不大。“瑞德西韦不应被神化,它不可能药到病除,也不能起死回生,但仍是有明确疗效的药物。”

吉利德公司表示,目前在全球多国180个试验点、5600多患者中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有望在5月能够得到更多的数据,该研究评估了瑞德西韦在中度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中的疗效。

受瑞德西韦最新消息的影响,吉利德股票29日一度大涨逾8%,截至美股当天交易日收盘,报83.14美元/股,涨5.68%。

“接下来,瑞德西韦的批准已被提上议事日程,FDA也在考虑将以最快速度批准瑞德西韦的临床应用。”邵新立表示。

试验性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目前尚未在任何国家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此前,它被开发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未果。后被发现在治疗冠状病毒中有一定疗效,目前是最受关注的新冠肺炎试验性治疗方法之一。如果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将是第一个被证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的药物。

截至4月30日,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已确诊超过320万人,其中22万人死亡。

福奇称瑞德西韦有助于新冠肺炎病患康复,吉利德股价上涨 多艘军舰染上病毒“趴窝”之际 美军宣布今年环太军演照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