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朗普连任危矣?
文/陶短房
1月中下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美国朝野普遍将之视作“遥远外国暴发的一次流感”,事不关己,漠然视之。
直到3月11日,即疫情已越来越严重,美联储已为此宣布降息,美股指触发历史上第二次熔断(3月9日)后,美国宣布全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13日)前仅两天,特朗普对疫情的公开言论基调才发生了显著变化。
2020年是美国大选年,谋求连任的特朗普,其疫情应对思路,自然也始终围绕选举展开和变化。
3月11日以前,他认定“疫情对美国影响不大”,因此其侧重点一是“表功”,即极力淡化疫情威胁,强调“总统和政府的出色应对”,意在自我炫耀,二是“驳斥危言耸听”,将任何“夸大疫情”的言论都归纳为“民主党的阴谋”和“假媒体的诡计”。简单说,他和他的团队当时认定“疫情在美国就那么回事”,因此将“渲染疫情严重性”的“罪责”一律扔给民主党,而把“美国疫情如此之轻”的功劳归于现任政府、共和党,尤其他自己。
但随着疫情越来越紧迫、越来越现实,继续上述策略显然已不合时宜,因此11日特朗普的言论有了明显的改变,即开始正视疫情的严重性(不正视也不行了),但当天论调的核心仍然是“典型特朗普式”的选举逻辑,包括一切“特朗普选战要素”,如“我们(美国、特朗普政府、尤其是特朗普本人)是最棒的”“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了”“问题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微不足道的问题也是外来的”“应对微不足道的、外来的威胁,最好的办法是弄堵墙把美国和外国隔断”“凡是不同意上述观点的媒体就是假媒体、新闻就是假新闻”,以及最重要的“相信特朗普就是相信美国”,等等。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在大选年,谋求连任的特朗普自认为“大事绝对错不得”,因此11日他一边开始悄然增加“抗疫言论”(不然被人直接指出“总统和政府抗疫做得并不好”就不免难堪),另一方面继续塞入“特朗普老调”,并照例借呼吁“党派团结”夹枪带棒,试图将公众对疫情与日俱增的恐慌,解读为“民主党的谣言惑众”——一言以蔽之,投票给特朗普,就无须担心包括疫情在内的一切。
当发现这一切仍然不灵时,他不得不一方面继续在国内“做减法”,减少对民主党和“假新闻”的攻讦,另一方面他试图挑起国际“口水战”,进而刺激国内、尤其自己铁杆拥趸的狭隘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情绪,为自己的选情保驾护航。
特朗普上述“选战式防疫”做法,多少还是起到一些作用的。
首先,他终于压制了美联储的反抗,迫使后者近乎赌气式地不等议息会议,就一步到位地按照特朗普夙愿,把利率降到“近乎零”的低水平;其次,“驳斥假媒体、民主党阴谋论”的做法仍然起到凝聚基本盘的作用,NBC/WSJ近期民调显示,68%的民主党人担心家人会感染新冠病毒,但如此担心的共和党人仅40%;最后,援引“战时权力法”,自称“战时总统”,让权力进一步向自己手中集中。
但总体上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美国疫情数据继续恶化。截至美国东部时间3月22日下午6点,美国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717例,死亡409例,治愈178例。目前,美国确诊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三。作为现任总统和执政党,疫情缓和可以“自我表扬”,但疫情严峻势难“甩锅”,而这势必会直接影响选情。
其次,经济和就业形势不佳,刺激措施隔靴搔痒。尽管连施重手,美股却多次熔断,股指已吞尽特朗普上任以来的累计涨幅。如前所述,长期以来,特朗普一直将经济和股指过度紧密联系,并将“股指涨得高”作为对内炫耀“特朗普治理经济能力强”和对外夸饰“美国优越性”的标杆,股指如此表现,后果可想而知。宏观经济方面,疫情无论如何应对,都势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贸易,此前高盛和摩根大通都做出“二季度美国经济可能负增长”的悲观预计,倘果真如此,势必直接影响选情。更要命的是,近日特朗普接连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饮鸩止渴且不去说,如此病急乱投医,实际上已近乎耗尽“宏观金融措施杠杆”这杆“美国经济救命枪”的弹药,未来情况倘进一步恶化,就连“救命枪”都不见得响了。
反观民主党方面,自疫情“国际化”并在美国呈爆炸式蔓延后,迅速调整了自弹劾失败后、初选白热化以来的混乱,将“火力”集中到借疫情抨击现政府和现任总统这个选举社会屡试不爽的“笨招数”方向。3月17日,民主党出线呼声最高的拜登接连赢下佛罗里达、伊利诺伊和亚利桑那三个州党内初选,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尽管仅存的主要对手桑德斯否认退选传闻,但也明显降低了对拜登的抨击,转而对特朗普“火力全开”。不难看出,民主党内整合已告一段落,拜登出线在即,且看来无须如特朗普团队所期待的那样,在党内初选中拼到油尽灯枯,被以逸待劳的现任总统渔翁得利,这或许不足以确保民主党一定胜选,但一度严重偏向共和党和特朗普一侧的选举天平,如今已在疫情不期而至的干扰下趋于平衡。
还应特别注意到,不论特朗普、拜登或桑德斯,都是七旬以上老人,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老年人又特别“不友好”,一旦他们中某一位被疫情“撂倒”,2020年美国大选选情就会出现更加戏剧性的变化。
作者为著名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