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邱华栋:诺奖双黄蛋为何落在欧洲
它体现了欧洲人的人文精神和判断中国作家无缘该奖不必扼腕
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许,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那么这百年一遇的“双黄蛋”为何落在了欧洲的两个国家,今年新加入的五个院外评委有无对评奖产生一些实际影响?此前在英国某博彩公司赔率榜上排名很靠前的残雪、余华等中国作家最终无缘诺奖,这对中国文坛来说是否很惋惜,又有哪些启示?
为此,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先生,他曾于2016年10月份与彼得·汉德克一起参加过北京读者见面会,并长期研究外国文学,就此通过他的个人观点和视角,来解读这些疑惑。
诺奖骨子里有一种傲慢
北青报:此前在英国某博彩公司赔率榜上排名很靠前的残雪、余华等中国作家最终无缘诺奖,这对中国文坛来说是否惋惜?在您看来又有哪些启示?
邱华栋:诺贝尔文学奖总体来讲,是欧洲文学奖,它体现的是欧洲人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判断,骨子里是有一种傲慢在里面的。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双黄蛋”落在了欧洲,这正符合欧洲人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价值观取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作家没获得诺奖,也不是一件特别惋惜的事情。
但是毕竟这个奖已颁发了100多年,世界影响力很大。中国的茅盾文学奖也才三四十年,其历史才是诺奖的1/3,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深耕,打造好这个品牌。
汉德克得奖或与评委变化有关
北青报:对于彼得·汉德克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会否觉得很意外?
邱华栋:我觉得不意外,反而在意料之中。实际上,他应该在2000年左右,就是一个很热门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在德语文学中,彼得·汉德克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有思想的骨骼,一是对欧洲人文传统精神的继承,二是对当代欧洲社会,尤其是对奥地利社会深入地分析、判断,甚至是批评,在他作品里都有体现。他实际上是一个身具欧洲人文精神的作家,同时又具有实验性、先锋文学的色彩。
他的小说,我觉得有一种哲理小说或者思想小说的风格,不是靠故事和情节取胜,而是靠一种精神分析,内心的意识活动,来呈现欧洲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德语国家的状态,这对我们了解一些欧洲国家的核心文化的深层结构有所帮助。
另外,彼得·汉德克能够在这近20人的诺奖入围名单里面,主要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发生变化了。早在2016年,美国作家鲍勃·迪伦获得诺尔贝文学奖之后,瑞典文学院的一些院士们就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为此有几位思想激进的女评委辞职了。加上2018年瑞典文学院又有女院士的老公涉嫌丑闻,数名院士不满学院处理而辞职,由此导致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推迟到今年才颁发。
今年有五个院外评委参与投票,彼得·汉德克的立场观点或许正对了这些院外评委的口味,最终给他投赞成票,彼得·汉德克胜出,摘得2019诺奖桂冠。
女作家隐喻了波兰文化的命运
北青报:您怎样评价刚刚获得2018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她的作品?
邱华栋: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大陆出版了三部,其中《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令我印象深刻。
在我看来,她是一位通过梦幻、神话、传说、历史来折射现实的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自己创造了一个梦幻的方式,建构了梦幻文学的空间,打通了时间和空间。可以说,她的作品现实感是很弱的,但是她创造了一个审美的世界,折射了我们人类生存的境遇。她的作品也是挺有意思的,带有幻想性,但她又不是拉丁美洲文学的那种魔幻性,也不像莫言这种民间传说构成的中国本土魔幻。
她的作品里还体现了中东欧地区波兰文化的时间感、历史感,这里面有很多隐喻,揭示了波兰人命运的曲折、破碎,在西欧和俄罗斯之间拉扯的历史命运。实际上你都能在她作品中读到这种感觉,但是她并不明确,她创造的是文学的空间,非常有审美的,类似像《红楼梦》那样,既有历史背景,又有美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