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眼看着北京的疫情一天天好转起来,不成想一家我也曾去过的酒吧,成了又一波传染的中心。其实封控了这么久,年轻人着急出门嗨可以理解。可是十几天不做核酸,甚至已经出现发热症状了还串场子,真是让人有些无语。特殊时期,无论去哪无论去干嘛,都得有点底线思维。
这几天,一部分人在问这些年轻人为什么跋涉上百里也要泡酒吧。另一部分人在问,董事长你去哪了?堂堂民生证券公司董事长,竟然“失联”了。好在董事长不是金钱豹,隔天重磅消息就公布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证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冯鹤年,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冯鹤年正是彼冯鹤年。
冯鹤年的简历很单纯,很早就进入证监会,先后做过法律部副主任、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部主任、创业板发行监管部主任,以及山东省证监局党委书记等职。2015年至今入职民生证券。关心时政的人可能还记得,自2015年以来证监会是整个金融系统反腐中很重要的一环。从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原主席助理张育军,到各部门中层干部,倒了一批人。这些人腐败事实的突出共同点,就是围绕企业上市审批方面的寻租特别多。
这是证监会的核心权力,自然不奇怪。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以来证监会负责发行监管的几个中层干部接连落马。早在去年10月,投资者保护局原一级巡视员曾长虹落马。此人长期在发行审核岗位,冯鹤年担任创业板发行监管部主任时,曾长虹正是该部门副主任。今年6月2日,证监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落马,外界普遍认为冯鹤年的一度“失联”,正是牵涉进了王宗成案。而王宗成同样也曾在冯鹤年担任创业板发行监管部主任时,做过该部门的副主任。这样看来,针对创业板发行监管中的腐败进行查处,似乎正成为一个抓手。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冯鹤年被查时的身份是民生证券董事长,但中央纪委的通告写的职务却是山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这主要是因为后者是他在体制内的最后一个职务。也就是说他到民生证券任职,其实是“下海”了。
财经圈人士普遍注意到三点,一是冯鹤年下海任职后收入非常高,二是他执掌民生证券后“引进”了多位证监系统官员入职,三是冯鹤年一直在力推民生证券上市。高薪聘请证监会系统出身的公职人员,来推动自身公司上市,不难想象正是为了借助其原职务影响力,而这其中就容易滋生腐败。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金融系统,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也曾暴露出,一些法官、检察官辞去公职后担任律师,利用其人脉关系影响司法公正。但下海了,并不代表你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巧的是,就在今年5月30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了一篇名为《深挖政商“旋转门”背后腐败》的文章,重点讲的就是一些监管部门官员离职退休后,到企业去任职高管,利用政商“旋转门”捞好处的现象。文中还专门提到,曾长虹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妄图逃避监督监管,继续恣意敛财。
其实目前对这种现象已经做出了一些限制性规定,自2017年起中组部等四部门规定,领导干部辞去公职3年内,不得接受原任职务管辖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聘任,诸如金融这样专业性强的领域,还有更为细致的规定。冯鹤年2015年辞职跳槽,是钻了当时政策的漏洞。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使有了3年的“隔离期”,在人情社会之下,只要其有心寻租,过了若干年后其人脉关系仍能发挥作用。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补充,比如有些地方探索实施离任干部从业台账制度,对离任人员从业进行追踪,其监管力度无疑就更进一步。
证券系统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的财富流动往往波动巨大。如果上市、融资这一领域得不到很好的监管,会伤害那些真正想借助证券市场融资、提升发展能力的企业,也会伤害那些信任证券市场的投资人,而这种信任说到底也是一种不容侵害的“安全感”。尤其是证券市场非正常的剧烈波动,还可能冲击“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所以这一领域被深挖彻查是必然的。
(文/于永杰)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