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十大烂片,《上海堡垒》只能排第三!
文|不小可
又到了一年一度盘点烂片的时刻,翻了翻今年的工伤,与往年基本持平。以下是年度十大烂片,仅代表个人意见,仅限于国产片范围,也不包括第一时间已经避雷没看的那些,比如杜琪峰也要恰烂饭的《我的拳王男友》,比如龙的睫毛长到地里能出茶叶的《龙牌之谜》……
最近我学到一个形容烂片的词:三如电影——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对我来说,一部电影烂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烂在根上(三观有问题)>创作态度(粗制滥造)>电影剧情(槽点无数)>导演装逼(形式大于内容)>导演匠气(水平有限)
所以,以下年度十大烂片,排名略分先后,最烂的先来。
第1名:《谁先爱上他的》
这是一部看完很生气的电影。尽管其实上映于2018年底,也要把它拖进来排第一。电影拍得不差演员表现也出色,但问题就是,烂在根上。
大学教授宋正远人到中年忽然和老婆刘三莲摊牌:自己喜欢的是男人,现在要搬去和邱泽住了。之后宋去世,把保险金全部留给邱泽,刘三莲跑去骂小三,反倒被小三呛口:“你才是小三,我是男人,怎么也应该是小王。”
电影拍LGBTQ群体很常见,而且通常都是站弱势群体一边;即使是拍同妻家庭,也可以有办法不让立场一边倒——隔壁《翠丝》就拍得让人同时同情男女双方,而不是一边倒地站在女主立场控诉骗婚同志。但《谁先爱上他的》是怎么操作的呢?它打乱叙事线,巧妙引导观众盯一个问题:谁先爱上教授的?表面上看是小王插足,实际上原来小王认识教授还早于刘三莲,只是教授迫于世俗眼光才选择了刘女士抛弃了邱泽,人到中年又“迷途知返”,重新寻回真爱——这就是影片的恶臭价值观吗?
更气人的是刘女士的儿子还在这场“夺保险金”战斗中站到了小王的一方,因为讨厌母亲的控制索性住到小王家去,还动不动以死相逼。这十几岁的熊孩子叛逆也要有个限度好吧?
最后一幕,刘女士发现小王给前夫治病欠了高利贷,于是情愿放弃了保险金,给小王送去各种领保险金需要的户口证明资料之后,她走到小巷口,买了两块炸鸡排吃——电影中途曾表现刘女士为了健康总是给儿子送蔬菜色拉,言外之意是,原来她自己偷偷躲起来吃不健康的炸鸡排。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以也别怪前夫投奔真爱而去。
OMG!这电影是希望人人都当个圣母是咋地?老公骗婚,不应该愤怒出丑,当然是选择原谅他体谅他;小王嚣张跋扈,不应该去争去抢,最好和前夫一样爱上他(毕竟找了美男邱泽来演);儿子去投靠小王了,不应该恨他不争气胳膊肘往外拐,更不能骂生块叉烧好过生你,就该给他们送饭送菜打扫房间除螨除尘当个免费钟点工!
看完电影,只想让小王带着熊孩子一起原地爆炸,给刘女士留个清净,前半生就当是被疯狗咬了。
我友说得对:看《翠丝》的时候没觉得特别好,看完《翠丝》再看别的,就觉得《翠丝》真的挺好的。起码,姜皓文演的异装癖骗婚同志,有过挣扎和内疚,不像宋正远教授,一脸的“我就是来通知你一声,我要和小王一起过了”。
好的电影,是看过以后能让原本坚固的价值观松动一点点,比如我觉得同志骗婚是错的,异装癖是恶心的。但看完《翠丝》,又觉得异装癖只是一种癖好,谈不上是非,姜皓文演女装大佬也挺可爱的。同志骗婚仍然是错的,但错的还有传宗接代的封建糟粕和社会恐同大环境。
但差的那种,就是明明揣着明白还要装糊涂,还强行洗白,最好天下恶事都是我来做,别人个个都是圣母人设随时准备原谅我,这就太恶心了。
第2名:《三夫》
对从前的陈果有多喜欢,对《三夫》就有多讨厌。
从前的陈果也喜欢加插私人恶趣味,比如把卫生棉条投到楼下人家的茶包里。但是那会儿至少还能看出趣味,如今却只剩下恶心,生理层面的不适。那些用过又用的鲍鱼、黄鳝,更觉江郎才尽。
不少观众看完心疼女主曾美慧孜,也是因为电影完全配不上她的付出——白白牺牲了肉体。
一个有性瘾的弱智女子和三个丈夫的渔船生涯拍成AV既视感,与其说政治隐喻,倒不如说哗众取宠。
第3名:《上海堡垒》
虽然这片在今年夏天引起群嘲,但还只能排烂片第三,因为它烂在第二个段位:粗制滥造。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论坛上,导演滕华涛说自己拍得很认真,细致到“每个演员进组的时候,我们都发了大概这么厚的一本战术手册,因为他们所有的防御系统有一套操作设备,那套操作设备,我们详细到每一个按键是什么,每一个按键大概手势做什么”。
我还真信了。结果一看电影,舒淇和鹿晗整天都在谈恋爱,请问他们要这本战术手册干什么?
整部电影的拯救世界计划就靠上海滩黄浦江上一门炮,打外星人。全世界都指着这门炮才能活,这门炮又依靠“上海堡垒”里的指挥官,指挥官相信英雄出少年,于是最终拯救世界的计划就落在了“灰鹰小队”里“神经反射值超过180”的鹿晗身上——我真替世界人民捏把汗,还不如靠变异的小蜘蛛呢。
可鹿晗在干嘛呢?忙着和指挥官舒淇姐弟恋。你说谈恋爱要是真谈出点什么来吧也还算了,大不了全世界崩塌,成就这段倾球之恋呗。然而鹿晗和舒淇之间的隔膜又比上海和外星人之间的泡防御还结实。拍个伪科幻冒充硬科幻也就算了,到头来连个爱情片都没捞着,这可真有点说不过去了啊。
导演说现在中国科幻片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能跟已经成熟的好莱坞比,道理不是没有,但是你看人家郭帆也是小米加步枪搞出来的“小破球”,摄影棚还是跟《疯狂外星人》借的。要说体系不健全大家都不健全,《流浪地球》连个UI组都没有,但有诚意和没诚意,下没下工夫,拍出来的东西还是一眼就分得出来。谁当观众傻,谁就是真的傻。
可别让大家再说“中国科幻开启于2019春节档,终结于2019暑期档”,替小破球觉得心酸呐。
《上海堡垒》也是高以翔生前上映的最后一部电影,浪费,真浪费
第4名:《人间喜剧》
这片吧……烂到属于“导演孙周是不是欠裸贷了,要是欠了你就让艾伦在电影里眨眨眼”。
开心麻花越拍越烂,连麻花演员都快成烂片标配了。烂得你看完就迅速忘记了情节,仿佛大脑已开启自我保护程式,免得一不小心反刍又恶心自己一回。
时隔9个月,我努力回想又回想,能想起来的只有金士杰演了三分钟的“打铁花”,还挺壮观的,这算非遗吧?现在会打的人不多了。
那么拍成三分钟的短视频不香吗?为什么要扯成90分钟长来恶心观众呢?
第5名:《新喜剧之王》
2019年贺岁档,星爷临门进来夹一脚。当时传闻都说是临时拍的,从策划拍摄到后期一共只花了2个月,所以连宣传都没工夫弄就匆忙上映了——搞得我还以为是周月驰拍来山寨星爷的,这白雪公主的造型居然逃过了迪士尼的法眼???
剧情是水到不能再水了,从陈百强的怀旧金曲开始,从王宝强的嘶声力竭开始,从星爷一贯的做人没有梦想和咸鱼冇分别开始……真是流水账一笔,一笔流水账。全篇仿佛打着硕大的水印——我就是来圈钱的,你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
哎不是,《美人鱼》的时候大家不是已经还了吗?
第6名:《廉政风云》
看完不敢相信是麦兆辉拍的。当年《无间道》双导演里,我一直觉得麦兆辉是要比庄文强好一点点的。结果2018年庄文强拍了《无双》,虽然是抄袭的吧,抄得还算青出于蓝,这《廉政风云》打着系列电影的野心旗来,结果所谓的系列电影就是“第一部拍得没头没尾也没关系”的意思?您这样还有人想看二三四吗?
第一部叫“烟幕”,要么第二部叫“弹幕”?第三部叫“谢幕”?
张家辉演一个看起来无辜的控方证人,呃,大家会相信张家辉只是一个无辜路人吗?
电影最后一个闪回,用先进技术还原了张家辉和刘青云的少年时代:
咳咳,原来是一部笑片?拜托导演去看看张家辉和刘青云真正少年时代演的那些警匪片,还够您学几年的。
说起来,香港近年来多的是这样的犯罪片,全明星阵容,清一色大都会,金融商战拍得洋气时髦,精英气质溢出银幕,看过第二天就忘个精光。《寒战》《反贪风暴》《廉政风云》《廉政行动》《使徒行者》《澳门风云》……建议这些以后拍电视电影就可以了,不要骗观众买票了。
第7名:《吹哨人》
和前几部策划伊始就奔着粗制滥造去的电影不同,《吹哨人》的初心还是可以的——“吹哨人”是值得探讨的社会话题,又正好契合了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制度。导演薛晓路跳出自己拍浪漫喜剧的舒适区,挑战全新社会议题,值得鼓励。
但可能是力有不逮,《吹哨人》的成果就像是三集《反贪风暴》联播,故事的逻辑甚至还不如《反贪风暴》能够自圆其说,槽点多得不知从何吐起,充分符合烂片三如特点: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汤唯和雷佳音也奉献了史上一次低水平演技,雷佳音的英文秀更是重灾区,现在我脑子里的绕脑魔音已经不是黄晓明的闹太套,而是雷佳音的嘿为够!(here we go)
写到这里觉得汤唯还是有演技的,在逃命的紧急状态面对雷佳音这一声嘿为够居然能忍住没有笑场。我坐在电影院里可是一口水都喷出来了。
这是哪里来的小机灵鬼儿。
第8名:《白蛇:缘起》
把这片放进年度十大烂片可能很多人不同意,因为某种程度上本片还算是年度国漫之光,但我还是觉得很烂很烂。追光做的动画,色彩绚丽,细节丰富,技术上没得说,但画风不中不洋,有时水墨有时日式卡哇伊,总而言之像个大杂烩,审美上并不怎么出众。
但最烂的还在于剧情——开场大概是嫁接了《捕蛇者说》,让许宣成为捕蛇为生的部落一员,目的也许是加强戏剧性,为碰见白蛇以后从恨转爱铺垫吧。可是结果这两位却是情不知所起,一炮而深。白蛇的造型露肩露胸露背露大腿,跟天上人间走出来似的,于是千年缘起就这么始于一次约炮?
跟隔壁《哪吒》比比,一个是把“反抗父权”的传统哪吒变成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新时代哪吒,一个却把千年情变成了一夜情,看完只想翻出《青蛇》来洗洗眼睛,起码那里还有“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第9名:《烈火英雄》
有些片子烂在粗制滥造,有些呢,拍得也算用心,也算努力,可最终还是烂在笨拙、烂在匠气。
《烈火英雄》本来是很有爆款相的,因为近年来频发的灾情已经把“消防员”这个职业推到了舆论风口——他们年轻,不过二十出头,有些甚至只有十八九岁,还是个大孩子。他们早逝,不是因为疾病或者意外,而是为国奉献,为民牺牲。我们看多了这样的新闻,又对这样的职业牺牲无能为力,除了转发,除了点蜡,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就在这样的时候,《烈火英雄》问世,就像打开了一个情绪的出口。它本来可以像《我不是药神》那样击中时代人心,形成一场全社会对牺牲消防员的集体缅怀,对“当代最可爱的人”的集体致敬,但是可惜——题材选得聪明,电影却没有拍好。
看完《烈火英雄》出来,满脑子嗡嗡响,眼前仿佛还是一片火海。120分钟的电影,有100分钟就全是油罐大火灾救灾实录,整部电影的画面效果就是火火火火火,声效又是此起彼伏的爆炸,这样的视觉+声效刺激长达一小时以上,散场的时候听到好几个观众说头晕。
本来呢,用100分钟去拍一场逆天大火的熄灭,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显然会对编剧产生很高的要求——火怎么起,怎么发展,怎么熄,怎么灭,战线拖得越长,就越是需要结构和布局。而《烈火英雄》给出的布局是这样的:
第一关,油罐A01起火
第二关,油罐A01被发现串联着几十个油罐,导致源源不断有原油往A01补充
第三关,油罐仓库旁边是化学品仓库,一旦火烧到化学品仓库爆炸,威力相对于20颗原子弹,整个城市药丸。
然后片中消防员的灭火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用水泵从附近引流海水灭A01的火,派欧豪去潜水清理水泵口的垃圾。
第二步,派黄晓明去把A01和其他油罐之间的阀门关上。
第三步,派杜江带领精英部队死守在化学仓库门口,不断用水枪浇熄烧过来的火苗。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第一步和第三步都是杯水车薪,最后火怎么灭呢?就靠黄晓明关阀门——是的,这个阀门不好关,每个油罐之间的阀门都要转上8000转,几十个阀门就是几十万转。但是,100分钟的灭火大戏,本应是精密布局环环相扣见招拆招才会拍得跌宕起伏悬念迭起,要么让人佩服科学救火有勇有谋,要么让人感叹水火无情人力虽渺小却悲壮……怎么最后就靠黄晓明拧阀门呢?
都9012年了,拍主旋律,能不能走点心啊?为什么人物个个都好像戴着类型化的面具一样?90后甚至00后的他们,怎么就成了一张张相似的模糊的脸,看不出个性也看不出内心?带队的三位主角是面具,组队的小伙伴也只是一群救灾的符号。这年头,连新闻都不敢写得这么干巴巴好吗。
据说《烈火英雄》的拍摄是依照真实比例搭建了港口油罐区,火也是真火,作为观众也真想感慨一句:都放了这么大的火,怎么还拍不好一场救火戏。
第10名:《欲念游戏》
郭涛自导自演的第一部戏,片名自带官方剧透可还行?
其实也不怪《欲念游戏》差,idea的来源大概是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心理游戏》吧?那部电影大卫·芬奇拍的,也不怎么好,一个普通商业片,及格分。
降维到郭涛这儿,自然再减了几分。
有些电影吧,看起来挺关心社会的,好像争蹦着也想拍出点时代人心来,可结果说来说去还是中年老男人那点危机。让人想起《港囧》,男主一路心猿意马想找当年的女神追忆似水年华,最后女神来了,他倒悬崖勒马了,对着床上的女神来一句:我忽然发现自己一点这个(出轨的)意思也没有。——你尴尬死我算了(确实很囧)。
所以这些老男人自导自演的中年危机片之所以失败,根源就在于还是太把自个儿当回事了,这是格局所限的失败,倒不一定是业务能力不够。所谓匠气,也是一样的意思。
之所以排最末,是因为电影里郭涛那个科技住宅还不错。而且,看完并没有头疼。
身为国产片观众,要求不可谓不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