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江豚“最后堡垒”:鄱阳湖枯水愈发常态化,江豚过冬面临挑战

日期:10-26
王浩长江

江西鄱阳湖,被誉为长江江豚“最后的堡垒”,中国将近一半的江豚生活在这里。今年,鄱阳湖遭遇极端干旱,湖中江豚的生存状况牵动公众心弦。

如何守住江豚“最后的堡垒”?10月25日,第四届长江江豚保护日暨第三届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论坛活动在江西永修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权威专家,围绕江豚保护的话题,开展深入交流和探讨。

第四届长江江豚保护日暨第三届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论坛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第四届长江江豚保护日暨第三届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论坛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当天的论坛发言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对大旱之下江豚的生存状况表示担忧,并揭示了鄱阳湖枯水愈发常态化的事实。对此,江西省原副省长、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将有助于破解“枯水期水位持续低枯”这一困扰鄱阳湖多年的难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则带来了长江江豚人工饲养繁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好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王克雄建议,尽快出台《江西省长江江豚保护十年行动计划》,并提醒应密切关注江豚过冬难题。

担忧:江豚生存空间急剧萎缩,鄱阳湖枯水愈发常态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通过视频方式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通过视频方式发言。主办方供图

“保护和修复鄱阳湖湿地刻不容缓!”当天论坛伊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发出疾呼。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常水位(常年中大部分时间的平稳水位)面积达3500平方公里。鄱阳湖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大幅度涨落水。这一显著特征,造就了鄱阳湖湖区水文过程的多样性、水陆交替的生境多样性,以及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今年8月6日,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跌至11.99米,标志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相较1951年有记录以来的平均时间提前100天。此后水位的持续下降,一度导致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缩水近九成。

“今年夏季,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我国长江流域长时间炎热少雨。”7月至9月,长江流域降水偏少40%以上,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但气温却是同期最高。王浩院士在发言中提到,高温少雨叠加长江来水偏少,导致鄱阳湖枯水期在提前的同时,还比往年有所延长。

极端干旱不仅影响湖区400万居民的用水安全、300万亩耕地的灌溉供水,也让鄱阳湖中约457头江豚的生存面临威胁。王浩介绍,由于鄱阳湖是一个浅蝶形湖泊,水位降低导致水域面积急剧减少,江豚的实际生存空间也相应萎缩,搁浅和人类活动致伤致死的风险大增。

除了江豚种群,实际上整个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都受影响。“湖泊水文过程决定了植被群落类型。”王浩说,近年来,鄱阳湖9至10月份水位显著降低,大部分面积淹水时间缩短,湿地植被退化趋势逐步显现。他进一步分析,近20年来,鄱阳湖枯水愈发常态化,“虽然目前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但采取措施已势在必行”。

应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可调枯,为江豚科学预留迁徙通道

江西省原副省长、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发言。主办方供图

江西省原副省长、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发言。主办方供图

“干旱是鄱阳湖流域一直以来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但今年尤其严重。”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曾任江西省副省长,长期从事水文学、水资源规划管理、湿地生态学等方面研究。

胡振鹏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公元1000年至2020年的1020年间,鄱阳湖流域共出现,严重干旱年168次,平均约6年发生一次;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 2022年73年间,共出现严重干旱年14次,平均约5.2年发生一次。但今年,江西出现了罕见的伏旱连秋旱,截至10月19日,重度气象干旱已持续超过90天,其中有97%的县(市、区)达到特重气象干旱。

自2003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干涸程度加剧,这一现象的产生,与长江上游蓄水、下泄水量减少,以及中游调水、用水量增加有关。胡振鹏在发言中指出,“枯水期水位持续低枯,是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性问题”。他表示,从长远角度考虑,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成为必走的一步棋。

胡振鹏介绍,从长江流域整体出发,鄱阳湖水利枢纽将坚持两项原则。一是“调枯不控洪”原则,在4月到8月的丰水期,鄱阳湖水利枢纽闸门全开,不进行调控;只在9月到次年3月,利用闸门进行水位调控。二是“江湖两利”原则,在9月初长江处于主汛期时,抓住鄱阳湖洪水的“尾巴”适当蓄水;在长江上游水库蓄水期间,鄱阳湖加大流量下泄,增加长江流量;当长江遭遇严重干旱时,不下闸蓄水。

“今年夏季,我在赣江北支岸边走访时,曾看到江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如果有闸门可以控制,让水位缓慢下降,这样赣江支流里的鱼,就能慢慢被引导到深水区域,不致于因水位下降太快反应不及,导致大面积死亡。”他在发言时感慨道。

如何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江豚的影响降到最低?胡振鹏特别提到,工程设计有4孔净宽60米的大孔泄水闸,便于江豚迁移,并且预留有3条常规鱼道;另外,鄱阳湖中的一些湖汊也可以挖成天然湖道,让江豚通过堤坝。

保护:昔日渔民成专职巡护员,人工繁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跑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跑发言。主办方供图

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被称为“微笑天使”。作为长江流域的旗舰物种,长江江豚是反映长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近年来,在江豚保护方面,社会各界作出了一系列努力。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同年2月5日,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级为一级;同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提出对长江流域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实行重点保护,长江江豚位列其中。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跑在发言时,提到了“十年禁渔”实施后带来的一个新变化。徐跑称,如今已有超过100名退捕渔民,加入长江江豚协助巡护队,化身专职巡护员,成为保护江豚的一股重要社会力量。

来自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的数据显示,全国各地已组建渔政协助巡护队伍522支,发展渔政协助巡护队员2万余人。在当天的论坛活动中,除了专家讨论环节,还举行了2021年度长江流域禁捕水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和队员评选活动,共有26支优秀队伍和100名优秀队员获奖。

在长江江豚人工饲养繁育方面,据徐跑介绍,农业农村部和中国科学院在武汉白鱀豚馆、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先后建立了3个人工保护群体,群体总量近20头。其中,武汉白鱀豚馆出生并存活4头人工环境下繁育的长江江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天论坛活动现场公布,我国在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并存活的第二代长江江豚,经过前期的征名,最终被命名为“汉宝”。

在发言的最后阶段,徐跑说,目前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及相关部门,已对长江江豚的栖息生境及风险胁迫进行了全面深入排查,并制定了应急预案。他建议,下一步应密切跟踪水位变化情况,动态掌握长江江豚的分布聚集特征,科学实施长江江豚保护及应急救护工作,降低系统性风险。

建议:江豚过冬难题不容忽视,呼吁江西新十年保护计划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发言。主办方供图

“我和江豚之间的感情非常深。”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克雄,长期从事江豚保护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到目前,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团队一直在鄱阳湖开展工作”。

王克雄是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队的技术负责人。今年,他又参加了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工作。在分享科考心得时,他谈到,从传统的截线抽样法、标志重捕法,到如今运用移动声影像、无人机影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考察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进一步促进了对江豚的科学研究。

2017年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其中鄱阳湖约有457头。王克雄说,鄱阳湖的江豚数量之所以在整个种群中占据半壁江山,与鄱阳湖水域空间大、饵料资源充足、湖区开发力度较小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离不开。

“2022年后,江豚保护将进入新阶段。”在发言中,王克雄建议江西省尽快出台《江西省长江江豚保护十年行动计划》。目前在其他省份,甚至是国家级层面,现有的江豚保护计划都是在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之前制定的。他进一步解释,2021年“十年禁渔”正式实施后,江豚生存空间变多,饵料资源变丰富,形势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制定新的十年保护计划,我希望江西省能走在前列”。

谈到鄱阳湖今年遭遇的极端干旱,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王克雄表示,干旱对江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鄱阳湖严重萎缩,首先会对江豚的饵料资源供给产生影响。虽然在10月14日江西省农业农村部门已应急投喂了6000斤的江豚饵料鱼(长江江豚主要以小型长江鱼类为食,饵料鱼是指长10厘米到15厘米的小鱼),但今年冬天江豚的饵料是否充足,以及到明年春天,饵料鱼的繁殖数量能否满足江豚的捕食需求,都需要密切关注。

另外,随着水位的下降、生存空间变小,鄱阳湖的部分沙坑水域冬天的水温能否正常维持在适宜江豚生活的温度,还是未知数。尤其是一些特别浅的水域,在今年冬天很可能会出现冰灾,冰灾一旦发生,如何及时发现并救护搁浅受困的江豚也是一个难题,王克雄说,“这都将是新面临的新挑战”。

责任编辑:张玉

北京通州新增2例确诊病例,风险点位公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党委书记顾晓园,被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