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武大清退92名留学生:严进严出不因国籍而别

日期:12-16
清退

原标题:武大清退92名留学生,“严进严出”不因学生国籍而别|新京报快评

不论国籍,一律“严进严出”,也是“趋同化管理”的题中之义。

文|王天定

近日,武汉大学92名留学生因成绩不合格、违反校纪被清退的新闻,引起舆论关注。

据报道,被清退的留学生涉及十多个国家,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还有进修生。之所以被清退主要是因为成绩上不去、违反校纪,还有人不按规定缴纳学费。这批学生早在1年前就被提出警告,反复沟通,反复做工作,最终沟通无效,才做出清退处理。

武大清退92名留学生,之所以广受舆论关注,主要是因为这次处理的对象是留学生。这也释放出了明确信号: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决不会走以数量牺牲质量、在培养质量上降格以求的歪路。

产品不合格不能出厂,学生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这本是常识。此次武大清退92名留学生,也是大学“严进严出”的体现,表明高校在愈发注重留学生的培养和学习质量。

事实上,大学清退不合格学生的操作,在当下已不新鲜。此前,广州大学也曾决定对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7年、硕士5年)内未完成学业的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也发布了类似通知,退学对象也多为“超期未毕业”的研究生。

不论是针对不合格研究生,还是清退92名留学生,都说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评价和淘汰机制正越来越严格,也渐成常态化。这也呼应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早在2018年9月,教育部就曾颁布规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今年10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再次指出要提升高校学业挑战度,严把考试毕业出口,严格教育教学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高校清退不合格学生的案例不同,此次被清退的不合格学生主要是留学生,还有92名之多。这也说明,高校中的学生培养“严进严出”,也在遵循“趋同化管理”的原则。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塑造自己“文化大国”的地位,中国高校对国际生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教育部门因势利导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战略,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招收国际学生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既有利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能彰显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责任。

但在这个过程中,确有少数高校片面追求留学生数量,却由于管理及培养力量不足、办学经验匮乏,在留学生教育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很多学校对留学生疏于管理管,衍生出种种问题,更有甚者,在培养质量上降格以求,也给公众留下了差别化对待之感。

留学生漂洋过海、跨越千山万水到中国来,在生活上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照顾,给他们学业上提供部分合理帮助,比如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化,让他们有机会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灵活自如地学会地道的汉语,通过多种途径对他们进行课外的学业指导,这都无可厚非。

但这一切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他们能够跟上中国高校正常的教学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合格的成绩完成学业,而不是仅仅因为他们的留学生身份就给予其“最惠待遇”,甚至在学业考核中区分中外,在培养质量上大打折扣。

在培养质量上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这能体现教育最基本的公正公平原则,更重要的,这直接事关中国高等教育的尊严与国际公信力——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是负责任的教育,中国的高校是学术的圣殿,不是混文凭者的天堂。

这对少许在大学里“挂名学生”混日子的留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警醒:大学里不是“躲清闲”的地方,不要等到被清退时才后悔莫及。

□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范斯腾

川航空姐坠楼 家属质疑为何不给“一手询问笔录” 网贷先交保证金?男子贷款失败反被骗5000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