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易引发模仿性自杀的新闻报道,有哪些特征?
连日来,“韩国女星崔雪莉自杀”、“云南李心草意外溺亡”成为媒体关注和公众热议的事件。专业媒体机构和自媒体大军从各个角度进行跟进报道。然而,报道自杀事件需格外谨慎,失当的操作可能招致“模仿性自杀”,在关注自杀个案时,我们要留意些什么?
失当报道引发“模仿性自杀”
“模仿性自杀”(Copycat Suicide)在学术上也叫做自杀的“聚集效应”。研究表明,不当的报道会增加易感人群的模仿性自杀行为。在媒体进行反复报道、轰动报道之后通常会引发更多的自杀风险。
2010年,深圳发生的“富士康十连跳”是典型的模仿性自杀。
心理学家Paul Surgenor认为,名人自杀后,粉丝群体往往会集体悲痛,发起纪念已故名人的活动。这种近乎崇拜的方式对于有轻生念头的人并不是好事,会让他们产生“死亡比活着更幸福”的错误认知。
2014年8月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去世后的几个月里,自杀事件比预期高出近10%。而威廉姆斯使用的自杀方式,在同时期飙升了32%。
2018年6月,在媒体报道Kate Spade自杀的两天后,著名美食家Anthony Bourdain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为社会舆论的守望者,媒体正确地报道自杀个案能够推动公众理解和反思自杀问题。在进行报道时,媒体工作者可以自觉地思考:怎样把可能带来的危害减至最小,将对公众的正面价值发挥至最大?
报道自杀事件时要注意什么?
01报道内容
以下三方面的事实是自杀报道的重点。
事实
来源
自杀者身份
a。尸体的处置
警方、法医或尸检报告、医院、亲属、朋友
自杀方法
a。死因
b。自杀现场(死者如何被发现)
警方、目击者
自杀动机
a。遗言
b。亲属、医生、朋友的讲述
警方、亲属、朋友、医生
判定自杀:
警方正式报道是断定某人是否死于自杀的依据。在警方完成调查前,报道只能写“某人被发现死亡”。
自杀方法:
一般只能笼统描述。报道绝不能描写自杀方法的细节,这会传递出如何实施自杀的信息。例如,不能使用毒药或药品的名称,只能写“服毒”或“服药”。此外,血淋淋的细节要略去。
自杀动机:
在公布遗书内容之前,要征得同意,并且做好家属的心理干预。记者不能将某些事实,如自杀者的疾病、财务危机或感情挫折等拼凑在一起,然后下结论说这些是自杀动机。如果动机来自自杀者的遗言或是其亲属讲述的、明确的和可信的证据,记者才可在报道中使用它们。
02报道语言
避免这样做
请你这样做
标题吸睛,追求耸动化(如惊叹体)的语言。行文采用渲染、煽情的叙述方式。
谨慎用语,理性陈述,传达事实。
用强烈的副词描述自杀事件,如“广为流行”、“迅猛增长”
查阅疾控中心最新数据。使用中性词汇,如“增加”、“上升”。
用“成功”、“未成功”和“未遂”等定义自杀事件。
用“死于自杀”、“结束生命”此类说法表述。
使用“N连跳”的标题和说法,夸大某地区曾发生的自杀事件的数目。
使用准确无误的统计数据,避免将事发地定位成所谓的“自杀胜地”。
把自杀归为“无法解释”或“毫无征兆”的事件。
尽可能囊括“预警信号”和“应对方案”。
将自杀事件报道成扑朔迷离、故事性强的悬案。
尊重逝者,把自杀事件作为公共卫生问题报道。
03报道图像
如需使用图像,则尽量使用逝者的生活照片。避免详尽地报道现场惨状或刊登死者遗照、遗书。排版时尽量缩小篇幅、避免过于显著。
2019年4月,在“上海男孩跳桥身亡”事件中,一些失当的报道招致了业界批评。这则新闻事件,“直播德阳”官方账号发布了自杀现场的视频,随后有权威媒体用抖音号进行转发,推动舆论发酵。期间,甚至有大量报道使用动图展示当事人纵身一跳的画面。
当媒体以博取眼球的方式对自杀细节进行详尽报道时,实际是用注意力至上原则取代了社会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04报道取向
尊重死者及家属意愿,忌炒作自杀个案。
死亡,对家庭和社会来说是一个悲剧。过分“挖掘”或渲染自杀个案,一方面是对死者及家庭的不尊重,也容易伤害到家属的心理。
面对这类特殊的、有潜在示范效应的新闻,在报道和讨论的时候,要尽量做到情节完整、全面,而不是仅仅选取事件发生的极端部分。要报道事件发生的全貌,避免过分解读。将重点放在教育、警示、救济等方面,避免因不当的报道招致模仿。
学者认为,最容易引发模仿性自杀的新闻报道有以下特征:详细报道自杀方法;对自杀引致的身体伤残很少提及;忽略了自杀者生前长期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将引发自杀的原因简单化;自杀者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大;使人误认为自杀会带来好处等。
关注自杀问题,避免将自杀简单归因。
在议题建构方面,应该从“自杀事件”引向“自杀问题”,进行专业、理性地报道。
2010年,富士康事件的报道中,一些媒体在未得到彻底调查之前,就把自杀主观地归因于“劳工的低人权”“富士康的军事化管理”“员工工作压力大”之类的问题。
2019年4月,“上海男孩跳桥身亡”事件的报道中,有权威媒体的官方微信转载某自媒体文章。该文在简短的交代背景后,笔锋一转,开始脱离事件本身大谈父母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暗示自杀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自杀的原因通常是多元复杂的,它涉及到—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家庭、小环境、大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媒体要避免对“自杀问题”简单归因,不要在报道里暗示是单一事件(比如失业、离婚、丧亲)导致自杀,更不能将矛头指向某个(些)人或机构,这样容易让公众产生过于简化的理解。应提及与自杀相关的更广泛的问题,例如酒精滥用、精神健康问题等风险因素。
重视多种信源,汇聚传递专业力量。
在信息来源的选择上,媒体常援引警方、自杀者亲友的说法,这样只能采集到一些表层事实和对自杀原因常识性的推测。要想挖掘到自杀背后的深层原因,记者可以请教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自杀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推动公众上升到对自杀问题的思考:社会是否有心理疏导机制,个人、家庭应该怎样做等等。
05求助信息
大部分人自杀前会表现出相应的征兆,可以把下面提到的“预警信号和应对方案”部分囊括在报道里,并附上心理健康热线、援助机构等求助方式。
预警信号及应对方案
如果你认识的人出现这些迹象:
你应该做些什么:
有想死的念头
寻找自杀的方式
感觉毫无希望、没有目标
陷入无法忍受的痛苦
感觉对他人来说是负担
酒精和药物摄入量增加
行为举止焦虑或不顾后果
睡得太少或者太多
远离交际或者感觉孤独
显露出强烈愤怒或谈及寻仇
情绪起伏大
给予陪伴,不要让TA一个人待着。
拿走酒精、药物和可能用于自杀的物品。
拨打自杀咨询热线,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8008101117。
带TA向医疗/心理专家寻求帮助
注:以上这些迹象越多,自杀风险越大。这些迹象和自杀存在相关性,但可能不是导致自杀的原因。
结语
时下网络环境中,任何一个热点事件都可能被反复消费,即便是一个人的死亡。媒体工作者应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用科学的方式报道自杀事件,帮助人们建立起对“自杀问题”的正确认知,并让那些有轻生念头的人改变消极想法,转而去寻求外界的帮助。
文张孜蕙
责任编辑:范斯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