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民警阿K记者赵浛锐摄
/编者按/
最近,电视剧《破冰行动》热播,备受关注。该剧讲述的缉毒警察不畏牺牲,为“雷霆扫毒”专项行动奉献热血与生命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观众。“健康人生,绿色无毒”是今年“6·26国际禁毒日”活动的主题,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破冰行动”系列报道,讲述我市在禁毒扫毒战线上的生动故事。敬请垂注。
阿K是东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一位缉毒民警,因在工作中,战友们都叫他阿K,故而一直成为了他的称号。他今年38岁,从警的15年,他几乎每天都与毒贩、毒品打交道,不是在侦查取证,就是在寻找缉毒线索的路上。
缉毒职业充满危险,而且这些危险具有不可预见性。但阿K并不畏惧,他说,缉毒工作虽然危险,但它是一份做了会上瘾的职业,考验着人的耐心和意志;打击违法犯罪就是他的职责所在,他最享受的是把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于法的成就感。
当警察是小时候的梦想
初见阿K时,他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壮硕英健的身躯,身穿威严的警服,警察正气凛然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K是2004年参加工作的,一开始在镇街的公安分局、派出所工作,是一个普通的办案民警。他真正与缉毒工作结缘是在2006年,当时由于市公安局缉毒大队人手不够,他被抽调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做缉毒民警,一干就是13年。
阿K说,他小时候就有一个警察梦。他大学毕业就参加了招考警察的考试,通过层层考验,最后当上警察圆了儿时的梦。
阿K回忆,当上缉毒警的那一刻,他并没有太多感受,只是觉得,只要是警察,感觉都一样。
曾从缉毒中“死”里逃生
从事缉毒工作13年,大大小小的抓捕场景,阿K都遇到过。他说,毒品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所有的因素都很隐蔽,在最终抓获犯罪分子之前,没有人能知道犯罪分子有什么样的武器,危险性会有多高。
由于法律对毒品案件的证据要求比其他案件要高,所以人赃俱获才是最有利于毒品案件侦破办结;如果证据不足,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逍遥法外。
2009年,阿K和另外两名民警准备查处一吸毒人员,这个吸毒人员刚刚吸食了毒品,精神亢奋,奋力反抗,头和手磕碰到流血,血液溅到了阿K的身上。当民警将吸毒人员制服带回公安机关时,该吸毒人员突然声称自己有艾滋病,这让阿K的心突然就沉了下来。
“幸运的是,经过检查我并没有被感染。拿到检测结果的那一刻,我感觉好像是‘捡’回了一条命,瘫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起来。”
破获全国重大毒品案件
阿K说,缉毒工作中危险是无处不在的。他回忆,在2008年,他就参与破获了一起重大毒品案件。当时,他和同事们接到一个线索,有一个外号叫“二哥”的毒品犯罪嫌疑人,马上要交易16公斤的K粉(氯胺酮)。
经过3个多个月的侦查,阿K及同事们逐渐摸清毒贩底细,这是一个以房某为首的特大武装制毒贩毒集团,该集团的成员持有大量的枪支和弹药,非常危险。
“他们租了一个别墅贩毒,抓捕时,由于我们做了周密部署,他们来不及反抗。”阿K说,那次行动一举摧毁了武装制毒贩毒集团,捣毁制毒工场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 30名,缴获毒品K粉(氯胺酮)420公斤,及武器和制毒工具一批。这是2008年全国所破获的毒品大案件之一。
2011年,一个外号“金刚”的毒贩,进入了阿K们的视线。这个“金刚”从小练武,身强力壮,携带有枪支,还非常狡猾。4月2日21时许,阿K和同事们在“金刚”住所展开抓捕中,差点被“金刚”掏枪进行反抗。
事后,办案民警从“金刚”怀里搜出仿制手枪1支,子弹3发,并在其轿车副驾驶座下搜出1颗杀伤力巨大的手雷,在其住处缴获散弹枪1支,子弹30多发。
随着行动的一步步推进,市公安机关一举捣毁这一个武装贩卖冰毒、麻黄碱的特大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缴获冰毒约8.26公斤,麻黄素约50公斤及武器若干。
经过法院审判认定该案毒品成品的交易数量超1000千克,当时成为我市毒品案件历史之最,对涉毒违法犯罪分了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老婆生产前他去执行任务
阿K说,每次破案后,他都会很开心,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过这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事。作为缉毒警察,他并不能把工作的内容带到家里,平时的很多喜怒哀乐,也无从与家人说起。“做缉毒警这么久,家里人能够理解,是最欣慰的。”阿K说,他曾在老婆要生孩子时,接到了临时任务没能陪伴她,在她生产的时候才匆匆忙忙赶回来,觉得非常愧疚。现在小孩读小学了,平时一有时间,想多陪陪家人。
“我们每天寻找线索,调查取证的时候,一般都在车上度过。”阿K说,这个抓捕时机,就是考验着人的意志和耐心。就如电视剧《破冰行动》里面描述的一样,做毒品案件会上瘾,只要一旦有了线索,就会想不断地发现涉毒犯罪,发现未知的东西。(记者梁盘生沈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