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金庸先生的离世在教育界也引起很大关注。他的武侠情怀和文字,影响了无数人的少年时代。东莞多位语文名师均认为,金庸的一些作品值得中学生阅读。他作品中折射的教育思想也值得教师和家长思考。
正向价值观值得孩子学习
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里有快意恩仇,有长剑裂帛,有英雄气概。东莞中学松山湖语文教师朱华华表示,先生的武侠情节里,藏着正能量,扬善惩恶的价值观贯穿他的每一部著作,在那个年代,滋养了很多人的灵魂,“而且先生的作品不低俗,有操守和底线,没有任何低层次感官的描写,没有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读金庸利于文言文学习和想象力培养
先生对于武侠故事和情节的展现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他的15部作品中,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对一招一式的描述,都充满了想象的张力,让人脑洞大开,“这种超人的想象力是当下教育中非常需要的,不禁锢的思维和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创造创新的优质土壤,先生的作品恰恰给读者补给了这份营养。”朱华华说。
此外,先生使用的文体是半文半白,与时俱进地促进了青少年对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朱华华看来,全部采用文言文,不符合时代语言体系的发展,全部使用白话文,则又不符合先生所处时代的表述方法,且失了文字的美感,半文半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汉语的魅力,对当下学生理解和学习文言文有非常大的帮助。
而宏大的故事构架则是先生小说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每一个故事都气势恢宏,结构庞大,故事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这需要非常强的驾驭能力,学生读这样的书籍,会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收获。”朱华华说。
武侠人物成长历程揭示教育之道
除了能领略到以上魅力外,先生的作品无不是“好教育方式”的典范。
东莞中学语文教师张持指出,金庸先生笔下的主人公大多经历一个锤炼的过程,他们的习武过程也是一个教育江湖,主要体现在学和教方面。
从“学”的角度看,金庸先生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基础、坚持不懈、不停反思、博采众长等。金庸笔下的武侠主角人物大都非常注重基础的积累。郭靖的资质比较愚钝,江南七怪教他们武艺没多大长进,后来全真教的马钰教他内功,慢慢有了根基,其武功才有了后面武学大家的指点后的突飞猛进。除此,少林寺教武功也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坚持不懈是成就大家的另一重要原因。仍以郭靖为例,马钰教他练内功,他能做到风雨无阻,每天晚上都准时到达约定的山崖上去练习。而其他的闭关修炼数年乃至数十年,终成大家的也比比皆是。
正如孔夫子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金庸笔下的武侠大师无不在时刻反思自己的武功招式以及时机的把握,其他派别武功的优势与纰漏等。令狐冲在参悟风清扬所受武功,多数是在临阵中、反思中习得武功真谛。
博采众长是成功的另一原因。无论是郭靖、令狐冲还是黄蓉等,无一不是广博地学习各家各派的武功,才成就绝世武功。
张持老师还表示,从“教”的角度看,强调实战中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段誉在临敌中数次得到王语嫣的指点,令狐冲在大战田伯光的时候风清扬的指点都是实战中点拨的最好例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不到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老师不要去开导,学生不到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老师不要去启发他。少林寺方证方丈给令狐冲传授《易筋经》的时候,只是在令狐冲百思不得其解的紧要之处才加以点拨,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记者 覃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