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规划总投资598亿元,济南泉芯也要“烂尾”了?
来源:芯智讯
近期,业内传闻这个投资规模达人民币598亿元的半导体项目“济南泉芯”已烂尾。
据济南泉芯的员工透露,“公司处境艰难,4月起已开始停发薪资,逼迫员工离职”,工程也陆续停摆。集微网报导还引述在周边其他项目施工的承包商的话称,“这个项目建设期间多次更换工程总包,这在建筑行业十分罕见,显然该项目长期存在着巨大风险”。另外济南泉芯“在更换工程总包期间,还曾出现了多次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济南泉芯项目总投资高达598亿元,计划建设12英寸12nm/7nm工艺节点的晶圆制造线。项目于2019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工地位于济南临空经济区,用地面积39公顷。总投资额为590亿人民币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30亿,建设月产能7000片的12英寸12nm生产线;二期投资260亿元,扩增月产能23000片12纳米逻辑芯片;第三期投资100亿元,增加1万片的7nm产能。
在股权结构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济南泉芯的四大股东分别为济南集芯产业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逸芯集成技术(珠海)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济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两者均隶属济南国资委。
根据这项专案环评报告指出,泉芯当时夸下海口将建设12nm厂,年产48万片晶圆和2,400件光罩。而在济南政府大力协助之下,厂区于2019年第一季开始动工。但施工两年多时间,其12英寸厂才刚刚完成了打桩,如今工程停摆、计划遣散员工,在加上已经订购了大量设备并已支付约17亿元的订金,都成了济南政府的烫手山芋。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这17亿的设备中包含3台艾司摩尔(ASML)的光刻机。目前所有订购的设备尚未完成交付,如果泉芯无法支付尾款而毁约,设备商将从订金中扣除约17%的违约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持有济南泉芯约41.18%股权的逸芯集成背后的控股股东曹山,其曾是已经烂尾了的武汉弘芯的幕后控制人。根据资料显示,武汉弘芯的控股股东曾是北京光量蓝图。而曹山曾是北京光量蓝图的大股东及法人代表,只不过,曹山在2019年1月退出了北京光量蓝图,不再担任法人代表、执行董事。
而根据集微网的报道,“曹山”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安徽典创电子董事长鲍恩保。不过,鲍恩保表示,在弘芯和泉芯两个项目中进行工商登记的“曹山”,其实是他的一位同事。
鲍恩保解释称:“为了给弘芯和泉芯两个项目组建核心团队,我需要频繁往返于大陆和台湾之间。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让同事‘曹山’代持研发团队的技术股。”鲍恩保强调,“由于核心团队台籍偏多,且竞业限制协议期内不便进行工商登记,因此只能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待企业正常运转并产生利润之后,再给竞业协议期满的台籍骨干分配股权。”
而在济南泉芯的400多名员工中,其中有180名是台籍工程师,其平均月薪在人民币5万至10万元之间。
鲍恩保称,由于和弘芯高层的路线不同,2018年11月便离开了弘芯,并将部分核心人员带往济南,参与成立泉芯。至于停止支付薪资一事,则强调并非资金链断裂,目前账上仍有6至7亿元存款。
不过,根据工商资料显示,济南泉芯虽然注册资本高达59.5亿元,但是实缴资本最开始却只有5.1亿元,随后才开始陆续补充到32.37亿元。而根据此前报道显示,这部分的资金主要都是由济南国资委旗下的两家子公司,以及后来加入的济南集芯产业发展公司出资,而化名“曹山”的鲍恩保控制的逸芯集成则似乎一分未出。这与当时武汉弘芯操盘的手法如出一辙。
另外,在此次济南泉芯被爆出“烂尾”之前,业界也早诸多不看好此项目的声音,认为其将重蹈弘芯覆辙。而操盘泉芯的鲍恩保似乎也早已预料到了此结局,因此泉芯一反业界常规,晶圆厂都还没建好,就先建起了光罩厂(所谓光罩,也叫光掩膜版,英文名字叫Mask,是一种由石英为材料制成的,可以用在半导体曝光制程上的母版)。并且在去年10月,泉芯建好的光罩厂就独立成了一家新的公司——泉意光罩光电科技(济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意光罩”)。
资料显示,泉意光罩成立于2020年10月,注册资金5亿元。据悉,泉意光罩具备完整的产线、专业的团队,目前已经开始投产。今年2月,泉意光罩还对其“IT集成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招标金额为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