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货拉拉不是“拖拉拉” 用户安全保障当提全速

日期:02-26
货拉拉用户安全消费者

每经评论员杜恒峰

原标题:货拉拉不是“拖拉拉”用户安全保障当提全速

整整18天后,货拉拉终于对女生跳窗死亡一事进行了道歉,并给出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如果说这是网约车行业的新情况,整改来得较慢尚可以理解,但有滴滴顺风车的前车之鉴,货拉拉“抄作业”都“抄”得如此拖拉,着实让公众失望。虽然最终的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但无论哪种结果,货拉拉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措施薄弱等短板,已是房间中的大象,大到无法忽视。

货拉拉的“拖拉”,根本上源于对规模、效益的追求,盖过了对用户安全、平台责任的关注,从注册司机的审核环节,到合同条款的设计,再到车辆的监控、管理,都能找到明显的例证。比如,据《每日经济新闻》近日报道,货拉拉司机注册的流程非常简单,且限制条件宽松。有过搬家经验的都知道,货拉拉的司机会进入用户室内。货拉拉如何监控这一环节确保用户、司机双方安全?在货拉拉最新的整改公告中,笔者并未见到相关表述。又比如,在合同设计上,货拉拉十分强调自己作为独立第三方的信息中介身份,甚至连最基础的交易信息,货拉拉对“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不负有核查/核实义务或任何其他责任”,在可能的事故上,货拉拉更是在格式合同中将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阁下同意并确认,阁下及/或任何第三方在搬运服务过程中受到的任何人身伤害及/或财产损害,均与货拉拉无关、货拉拉不承担任何责任。”

用格式条款撇清自身责任,带来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货拉拉得以安心地在规模扩张的赛道上一路狂飙,成为同城货运行业的龙头老大。虽然还没有上市,但仅仅已有的私募融资,足以让货拉拉及其背后的人收获财富上的成功,650亿元的估值和仅需300元就能配备的车载录音设备,这种巨大的反差,不过是再一次向大众呈现了资本的冷漠和傲慢。

既是虚假的安全感,那这种幻觉终归会被拉回现实。平台不仅仅是企业,它往往也扮演着社会基础设施的角色,“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整个社会对平台的要求不再只是撮合交易双方,而是要平台承担起保护交易双方权益的责任,从外卖到电商,从网约车到快递,平台引用格式条款以图完全免责越来越难,无论是从舆论还是执法案例,都倾向于认为平台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平台发展初期,鉴于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存在某些安全、质量上的短板不可避免,但在初具规模甚至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后,欠下的短板就得及时补上,而不是等到恶性事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整个社会为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平台同样需要“投桃报李”,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不是只顾赚钱。货拉拉应当知道,用户选择它是基于对它的熟悉和信任,这种信任来源于海量广告和满大街统一的标识,还有无数次的媒体曝光,这种光鲜的“面子”需要货拉拉有更扎实的“里子”,而不是花样繁多的“点子”。

监管大棒吓退16家企业IPO,抽查样本八成企图浑水摸鱼 闲鱼上卖靠投诉获得的滴滴折扣券?滴滴:已注意到类似投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