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如何保障医疗安全

日期:02-14
护士医疗方案

来源:北京商报

“网约护士”如何保障医疗安全

“网约护士”试点走出了互联网医疗第一步。2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对“网约护士”的护理服务范围,以及服务过程中如何保证医疗安全进行了回应。尽管有医疗机构为护士的资质与安全进行背书,但是上门服务的合法性与责任划分,以及医疗服务的安全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医疗机构+互联网企业

焦雅辉表示,在试点实施过程中,护士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去提供服务,一定要由互联网企业与相应的医疗机构合作。也就意味着,提供“网约护士”服务的护士需具备专业医疗机构的背书,然而此前互联网医疗市场中,护士多以个人身份执业,执业资质很难得到保障。

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今年2-12月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等6地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对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提供主体,《方案》明确,试点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已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派出本机构注册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

“网约护士”的服务项目范围也牵涉到医疗安全。“不是说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到患者的家里都可以开展,我们要探索能够开展的服务项目和范围。有一些风险比较高的项目,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开展,必须要通过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进一步开展。”焦雅辉说。

而“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是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服务溢价229%

自2017年开始,“网约护士”App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患者在手机上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后,选择所需服务,上传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药品及病例证明,即可等待护士接单。订单通过审核后,护士就可与患者预约时间,开展上门服务。

不过,“网约护士”的市场定价较为混乱。以打针这一服务项目为例,“金牌护士”App上每一次为159元,而“医护到家”App则高达239元,价格差异超过50%。而在公立医疗机构,打针费用不超过10元,这也意味着,App平台239元的收费中,服务溢价达229%。

“医护到家”App显示,截至2月13日,打针项目的购买次数已经达到26768次,输液则高达45259次。在2018年6月,“医护到家”App中的上门打针、拆线等服务费则只需139元/次。

此前,国家卫健委负责人曾表示,“网约护士”的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护士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提供服务。而《方案》也保留了市场调节价格这一机制。《方案》要求,试点地区应当结合实际供给需求,发挥市场议价机制,参照当地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综合考虑交通成本、信息技术成本、护士劳务技术价值和劳动报酬等因素,探索建立价格和相关支付保障机制。

谁为安全担责

目前,北京、天津、广东陆续开放护士执业地点,不再局限于执业注册地点。然而多点执业的“点”并不包括上门服务。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护士多点执业,执业点是指固定的医疗服务点,而不是居民住所。

“原来为了方便对护士进行管理,遵循一个护士供职于一家医院的原则,依靠医院和护士之间的劳动合同,固化医院和护士的法律关系。如今护士多点执业虽是一定的社会需求导致的,但是如果护士多点执业发生问题后,谁来承担责任也变得难以明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金牌到家”App显示,护士提供包含扎针、看护的服务时间只有10-20分钟,护理结束后如出现异常反应,很难及时发现,进行治疗。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表示,护士在医院服务时,医院有一整套软硬件系统作为保障。在脱离医院监督的情况下,出现医疗事故的时候,因为缺乏急救器材等,护士也许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而护士上门服务时,药品多由患者提供,药品本身的合法性、药品储存温度是否合规、是否受到污染也难以保证。

对于“网约护士”下一步的管理模式,刘俊海建议,传统医疗结构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自己成为护士上门服务的提供方。这样不仅医院可以增加收益,患者发生意外时,也能找到承担责任的机构。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常蕾/文宋媛媛/制表

相关链接

部分App平台通过自建线下护理站获取资质

北京商报讯(记者王晓然孔瑶瑶)2月13日,“医护到家”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医护到家”已拥有自己的医疗机构芝麻护理站,该护理站是经国家卫健委批准的首家护理站,目前平台依托护理站进行派单。此外,去年8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也将“医护到家”纳入《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为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采购选型提供参考和推荐。目前,平台共有注册护士6万,部分来自三甲医院,部分来自芝麻护理站。对于此前注册的护士,平台已陆续挂靠至护理站名下。同时,也在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早期的部分“网约护士”平台,如“U护”、“E护通”等目前其App已搜索不到,被“金牌护士”、“泓华护士”这类新的平台取代。

据了解,“金牌护士”采取的也是在线下自建护理站的模式,以此获得医疗机构资质,结合平台推进“网约护士”服务。“泓华护士”则背靠泓华国际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在全国多地开设诊所。

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文禄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通知的内容来看,对现有“网约护士”平台的继续运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未来平台一方面可以和实体医疗机构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使服务更好地扩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包括护理站、检验中心等很多医疗机构实体已放开,平台服务内容还有扩大空间,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贾跃亭28亿债务处理停滞 乐视网称直接关系公司存亡 评论:一个豆瓣差评没什么大不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