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赞《花开时节》:不够完美 但是足够真诚

日期:08-01
花开时节劳动大妮

《花开时节》剧照

《花开时节》剧照

天山脚下的棉田,一眼望不到尽头。一群河南兰考的农民去新疆摘棉花,故事就此展开。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花开时节》(图为剧照),近期在中央电视台八套播出。该剧淳朴的底色、真实的质感和深刻的主题,让人印象深刻。

诚实劳动、安身立命,是《花开时节》的主题。今天看来,这样的主题很质朴,但它就来自生活。故事一开头引入当下流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劳动价值观:以大妮为代表的诚实劳动的农民,以二妮为代表的博取出名的“网红”。两种价值观激烈碰撞,让人看到诚实劳动的观念,质朴却永不落伍。以大妮为代表的靠劳动追求幸福的农民,会遇到不理解和现实困难,但他们以坚韧的性格,坚守着诚实的内核,这是真实的中国农民形象。

该剧主创不仅把诚实劳动设置为创作主题,也把诚实劳动当作创作路径。剧组在新疆采访了130多个真实的摘花工,很多剧中人物是从采访中得来。剧中有个细节,铁大娘问二妮棉花怎么摘,二妮不以为然:“用手摘。”这段对话的原型是一个农村女孩,她在新疆摘了几天棉花,双手就缠满了胶布,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这些真实的细节,通过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展现出来,让观众透过荧屏闻到了久违的泥土香。创作团队在电视剧制作完成后,曾经两次奔赴兰考给当地摘花工播放,观察她们的反应。这些摘花女工聚精会神地看着,跟着剧情哭着笑着,最后说:“这部戏真心演农民,演到了心底里。”

如果说诚实劳动是《花开时节》的主旋律,那么,伴随主旋律的还有两种“和声”: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精神,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精神。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提起河南兰考,人们一定会想到焦裕禄。本剧通过一名基层年轻干部的精神成长,展现了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年轻的副乡长蓝文明带队去新疆摘棉花,是临时顶替别人来的。他一开始心不甘情不愿,没想到一个又一个的事件,让他在矛盾漩涡当中被折磨、被熔炼,直至找到一个基层干部应有的担当。电视剧结尾,采棉女工们敲锣打鼓给蓝文明送来一面锦旗:焦裕禄的好学生。

在剧中,民族团结是一个隐形的主题。吐尔迪的妻子因为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吐尔迪忙于工作,疏于照料6岁的儿子加索尔。采棉女工经常帮忙照看,加索尔懵懂可爱的样子,让远离家乡的女工想起自己的孩子。剧中最后,加索尔亲切地喊大妮“妈妈”,采棉女工们用一段真诚的视频,帮助吐尔迪一家重新团聚。这里不仅有中原女人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也有民族大家庭里守望相助的深深情谊。

《花开时节》里,参差对照的手法贯穿全剧,三种主题的呈现是如此,剧中人物的刻画也是如此。主创从大量采访素材中寻找创作灵感,他们从四川一个娇小的采棉工对生活态度的叙述中,提炼出别大妮这条故事线;从众多直播闹剧和各种乱象中,提炼出别二妮这条故事线。剧中有赞赏,有鞭挞;有深情叙说,有啼笑皆非,不仅刻画了两类人物形象,对当下社会的生活场景也做了行进式的展现。

《花开时节》塑造了以大妮为代表的懂得诚实劳动之美的艺术形象,发出了关于劳动的时代之问,虽然不够完美,但是足够真诚,值得我们沉下心去品读、去感悟。

(文/肖遥)

(责编:珞小嬜)

中年女演员危机常被提 剧本里是模式化的贤妻良母 人民日报谈《可爱的中国》:身入情入心入创造精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