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图,晚三叠世晚期,身形巨大的鲎和辐鳍鱼类畅游于鄂尔多斯盆地浅水湖中(绘图/神棘)
鲎行迹,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四条鲎行迹,箭头指示行进方向
丰富鲎足迹与鱼游迹伴生
豆荚状鱼游迹与鲎足迹伴生,鱼游迹以红色填充轮廓,箭头指示鲎行迹方向
据上游新闻(记者裘晋奕受访者供图):略显恐怖的外表、独具一格的蓝色血液……这个家伙名叫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除了特别的外形格外吸睛,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其家族的超长“待机时间”——鲎的祖先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甚至比恐龙还早,但直到今天我们都还能在我国东南沿海看到它的踪影……
那你知道,2亿年前的它们是怎么活动的吗?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刚刚揭开了谜底:就在本月,该团队正式对外宣布他们在陕北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十分罕见的、约2亿年前的鲎和鱼类遗迹化石组合,其中就有鲎当年留下足迹。
本次发现的研究人员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妙言博士生、邢立达副教授,德国足迹学者亨德里克·克莱因(Hendrik Klein)等。研究论文发表于本期的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
据介绍,本次现身的化石组合被发现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晚三叠世遗迹化石产区。它最早在2006年5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时,榆林市民间收藏协会高俊民先生、赵绥琴女士等在距离庙沟村约6公里处的高崖畔村采石场区域发现了一批新标本,共计30多块石板,这些石板上不仅识别出了鱼类造迹,还存在大量疑似四足动物留下的足迹。
2019年5月,邢立达副教授带队考察了采石场及周边地层,并对协会收藏的这批标本进行了研究。标本主要研究者,王妙言表示,研究表明这些足迹的制造者并非四足类,而是我们所熟知的“活化石”——鲎。
鲎,俗称马蹄蟹,是一种节肢动物。其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胸部(前体)、腹部和尾刺,并且具有六对附肢(一对螯肢与五对步足)。一如本文开头所述,长久以来它留给大家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其特别的外表和蓝色血液。而在过往发现过的鲎遗迹化石中,大多是由步足、尾刺以及前体的印痕所组合而成的。
据介绍,本次发现的横山标本包含了17条可识别的鲎行迹和至少60个孤立足印。横山鲎行迹通常由最后一对步足的印痕组成,偶尔也会出现其他步足的痕迹。这些足迹轮廓和四足动物的足迹相似,呈“双趾–四趾式”,趾痕”指向前方,足迹或左右对称排列,或呈现出左-右-左的交替运动模式。而能够将其与四足类足迹明显区分开来的特征是足印后方通常具有较长的、呈分叉状的痕迹,研究团队以此将其暂时归为鲎运动迹一未定种(Kouphichnium isp.)。
在一些行迹中,还可以观察到由尾刺造成的直的或略微蜿蜒的痕迹,这些痕迹有的是连续的,有的则是由一连串的短线段组成。研究人员表示,根据不规则的尾刺痕迹和略微左右交替的足迹模式可以判断,陕西横山瓦窑堡组的鲎足迹是由漂浮或游泳着的个体和在湖底行走的个体各自留下的。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特别提到,如果把本次发现同此前发现的类似鲎运动迹记录相比,横山标本中的晚三叠鲎造迹者的平均尺寸要大得多,根据长度公式估算个体的最大尺寸可达89厘米,这或成为中国化石记录中最大的鲎。
此外,据王博士介绍,这批新标本中的横山鱼类游泳遗迹化石同样产出丰富。其鱼游迹主要包括四种不同的波痕组合类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遗迹种。鱼游迹是鱼类在游泳时腹鳍、胸鳍、尾鳍或身体的其他凸起物在沉积物表面拖曳形成的遗迹,通常是由各种波长、振幅的正弦波波痕组合而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鱼类形态和生态学特征。
据介绍,本次发现的化石中包含的鱼游迹可能代表了3–5种底栖鱼类,具有不同的鳍部发育模式和运动模式,其中可能包括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地层中常见的古鳕类。除此之外,地层中没有留下其他潜在猎物的痕迹,说明在水体中漂浮和游泳的生物,例如甲壳类和小鱼,是这些造迹者食物链的一部分。
研究团队表示,横山遗迹化石组合的新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首次在陕西横山地区上三叠统中识别出鲎的足迹化石,不仅拓展了我国鲎遗迹化石的地理和时代分布,还对当地古动物群落和古环境的恢复有着启示作用。其不寻常的多样性表明存在一个丰富的、由鲎与鱼类组成的浅水动物群落,而古环境可能是一个淡水到咸水的浅水湖泊,有硅质沉积物的输入。(原标题:比恐龙出现还早!这种有着蓝色血液的“蟹”2亿年前是这么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