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提供了对白垩纪早期的恐龙生态系统的一瞥
据cnBeta:来自日本岐阜县的蛋壳化石可以追溯到早白垩纪时期,揭示了以前不为人知的来自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蛋的种类。恐龙留下的证据不仅仅是巨大的骨架。微小的蛋壳碎片可以提供对中生代生态系统的洞察力,而骨骼和牙齿化石则不能。这对于了解不太可能被保存下来的小型动物尤其有价值。
早期白垩纪的蛋壳碎片是在日本发现的最古老的蛋壳碎片,提供了对这个时期的恐龙生态系统的一瞥。
来自筑波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在《历史生物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研究了在日本中北部发现的化石蛋壳碎片。这项研究集中在七个蛋壳碎片和六个蛋壳印记上,它们是在1988年至2009年间从岐阜县的大黑谷地层中收集的。研究小组描述了这些化石并将其分为至少两种类型。其中两个蛋壳碎片被确定为属于Testudoolithidae家族,一个龟蛋化石家族。
两个蛋壳印记属于不确定的蛋类。大部分的蛋材料,包括5个碎片和4个压印,属于一个新的蛋属和种,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Ramoprismatoolithus okurai。
研究人员仔细分析了蛋壳碎片和印痕的物理特征,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一个物种、一群生物的进化发展,或它们所具有的特定特征),以确定最有可能产蛋的恐龙类型。据该研究的合著者田中耕平教授说:"Ramoprismatoolithus的壳碎片的特点是具有棱形的微观结构,外表面有分支的脊,分析表明与troodontids有亲缘关系,troodontids是一组小型的非鸟类的theropod恐龙。"
在产生这些化石的下白垩纪地层中尚未发现产蛋的小型猛禽的化石。正如第一作者Rina Uematsu所解释的那样:"根据蛋碎片的尺寸,我们计算出产蛋的鬃龙类成体的重量约为12至17公斤。在日本发现这种年龄的小型鬃毛龙蛋,也将这些小型非鸟类食肉动物的时间和地理范围扩大到亚洲东部边缘的早白垩世中期"。
这些发现共同说明了即使是微小的、零碎的蛋壳在重建古代生态系统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在骨骼化石记录中可能代表不足的小型动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