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站在村口的高地,远远就看到家里的厨房屋顶炊烟袅袅。屋旁用篾条围起来的菜园子里,水灵灵的大白菜长得正旺盛。
推开院子半掩的小柴门,葡萄架上挂着几个已经干枯的水瓜。一串一串白色的玉米棒子挂在屋檐下的竹竿上,远远望去像珍珠门帘子。墙角边,圆滚滚的老南瓜紧挨在一起。母亲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膝盖托着一个小簸箕,认真地挑选着黄豆种子。等我走近,她抬眼望着我,笑靥如花。
她身后的堂屋里,墙上挂的老式日历,撕得只剩薄薄一小沓。
原本以为秋收粮食进仓后可以歇一口气,似乎每年入冬前后,母亲更忙了。趁着寒冬来临之前,把过冬的柴火整齐地码在厨房旁的简易瓦棚下。干燥的稻草搬到猪圈旁,冬天给猪圈垫上厚厚的稻草,小猪就能打窝保暖,安稳度过冬。
从地里收回来的红薯在门前的走廊晾上几天,趁着天气晴朗,洗干净,上锅蒸熟。待红薯凉透,用刀竖着切成长条,整齐地摆在簸箕里,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就变成了香甜软糯有嚼劲的红薯干。
家里有个木箱子,里面堆着十来个袋子,袋子里装着玉米、南瓜、冬瓜,还有各种各样蔬菜种子,天气好的时候,母亲时不时翻出来看看,晒一晒,又装回袋子收起来。每一次都要先双手洗净擦干之后才去触碰这些种子,小心翼翼,眼神温柔,像呵护婴儿一般。
木薯喜高温气候,怕霜冻,因此要在寒冬来临之前贮藏好。木薯地里,收完木薯块茎后,剩下的木薯杆砍中间一段出来就可以作为种茎,等到春季天暖的时候种。母亲常挑一个背风朝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一个大坑,把挑选好的去头去尾的木薯秆整齐堆放在坑里,堆到坑口的高度后,拿些稻草覆盖,再盖上几层土,起到保暖保湿的作用,就保存为来年开春的种子。剩下的木薯杆放在地头晒干后,捆在一起,扛回家当柴烧。
收完农作物的地里,满是枯草。一大早,村民们便扛着锄头,踩着露水到地里除草,平整土地,挖好沟渠。将发酵好的农家肥装袋,堆在田间地头,春天一到,就立即播种。
冬天,谁都没有停下来。地头高大的椿树只剩光秃秃的树枝,一串串棕褐色如风铃般的种子果实挂在树梢随风飘荡,薄如蝉翼的种子随风飞扬,飞向远方。
无论是堆满落叶的树林、枯草连天的荒野,还是荒凉的土地,都主动蛰伏,为即将到来的姹紫嫣红、万物复苏积蓄能量。一切从未停止,而是放慢,将生长暗藏起来,蓄势待发,等到来年春天一鸣惊人。
“冬不藏,夏不长。”冬季是养精蓄锐之时,也是厚积薄发之始。人亦是如此,不荒废每一个冬季,不错过每一次冬藏,沉淀安静,收敛了锋芒,不断充实自己,孕育新的希望和憧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迎接下一年的春暖花开。
冬藏蓄势,春山可望。(大化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