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俄式建筑群修缮后,检察官回访时发现,木质结构建筑已经得到修缮,满洲里市文物保护中心加挂防火标识。
本报讯(记者于莹莹通讯员张红霞)“现在保护区内破损建筑和附属设施已经得到全部修缮……”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检察院就该市俄式建筑群文物保护案终结审查进行公开听证,人民监督员郑爱玲看着电子显示屏上滑过的一组组照片说。只见“满洲里俄式建筑群”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牌稳稳地固定在石墙之上,古色幽深的木质门窗,肃穆平整的石质路面,昏黄古朴的地灯路灯,苍翠顽强的院落绿植……历史的厚重与异域的美感并存,同之前破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满洲里是中东铁路进入中国的第一站,铁路沿线保留至今的水塔、学校、石头房、木刻楞等俄式历史建筑,具有百年历史,形成了“满洲里俄式建筑群”,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并入“中东铁路建筑群”名录,是20世纪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为满洲里城市发展历史研究、中东铁路历史研究、中俄早期贸易史研究、早期中国革命史研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满洲里俄式建筑群内,一处建于1901年、占地1020平方米的石头结构院落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路面腐蚀严重,木质门窗破损掉漆,卫生状况脏乱差,且有人为破坏痕迹,印有“满洲里俄式建筑群”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牌摇摇欲坠,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影响口岸城市形象。
满洲里市检察院当即立案,随后多次进行实地走访,调取相关材料,厘清各文物保护单位职责,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参照行政机关“三定方案”内容分别向市住建部门、公安部门、文旅部门,以及南区街道办事处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职。
收到检察建议后,被建议单位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满洲里市住建部门全面检查修缮破损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维修木质门窗10处,修复破损地面8处,更换破损玻璃门窗20处,维修庭院地灯、路灯20余盏,对建筑整体进行清扫,并对门锁进行更换;公安部门严厉整治涉损坏文物建筑突出治安问题,出动警力220人,盘查各类人员580人次,检查建筑群重点部位13处,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处;文旅部门与住建部门沟通文物修缮、标识牌扶正固定等事宜,表示将加大文物保护巡查力度,增加文物保护巡查次数;南区街道办事处表示,将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巡逻,建立与文物主管部门沟通机制,定期反馈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情况。
近日,满洲里市检察机关结合行政部门履职情况,组织召开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就案件终结审查进行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律师担任听证员,相关行政单位代表应邀参加。听证会上,满洲里市人大代表陈子薇表示,检察机关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形成工作合力保护珍贵文物,有利于历史文化传承,有助于发挥经济社会资源优势,有利于提升口岸城市形象。
满洲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大强表示,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需要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履行保护职责。
听证员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行政机关履职充分,同意检察机关作出案件终结审查决定。
“我们将继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大对全市文物保护的检察监督力度,通过办案筑牢文物保护坚实堤坝,为文物保护贡献检察力量。”满洲里市检察院检察长于清泉说。
[版面编辑: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