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来看《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这一跨跃至关重要。面对横亘在科研和产业间的鸿沟,科研力量雄厚的上海正在寻求破解之道。最近,浦东新区就发布了一张精准对接科研转化供需双方的榜单。效果如何?一起来看记者的调研。
当记者来到上海浦东新区科经委,工作人员正忙着梳理最新的对接情况。几个月前,他们上线了一个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社会征集技术和创新需求,没想到,很快就征集了120多项。
企业需要核心技术,却找不到创新资源,科研机构手握创新成果,但不知道如何转化。即便是“创新之都”上海,也面临着这一现实问题。一些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问题的症结在于创新资源供需匹配失衡。
如何打通堵点,跨越从学术到产业的鸿沟?上海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成果转化中心,面向大企业开放大科学设施,在临港、张江等科创承载区建造了嵌入式创新空间,唤醒了一大批沉睡的科研资源。
为了帮助企业精准地找到创新源头,今年初,浦东新区首次面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公开征集科技创新需求,形成科研项目“榜单”,发布在公共平台,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对接相应的企业或者科研院所。
一个平台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有7个重大科研项目达成,这张“榜单”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那么,首批达成的项目目前进展如何?他们“双向奔赴”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研。
此次对接,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承担专业性工作。当记者来到国创中心,正赶上首批达成的一个项目在深入对接,聊到联合攻关、培养人才等话题,双方滔滔不绝。
杨卫忠是一家化学纤维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因为一项关键技术得不到解决,他的产业更新始终停滞不前。这一次,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发出了科研需求,没想到三天之后就得到江苏一家专业研究院所的响应,而对方苦心研究了一年多的科研成果也有了用武之地。
国创中心是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不少产业化成果。然而,相关负责人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还有很多科研成果依然闲置在书架上。
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需要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度合作、反复打磨,这个过程漫长而琐碎,如果没有好的合作机制,往往失败于途中。作为长三角地区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国创中心正在搭建形式多样的新型研发载体,帮助科研机构、企业,乃至政府采用多种模式合作。
跨界融合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从记者的调研中,我们不难看出,科研和产业的供需堵点一旦打通,将会激发新的动力,甚至产生新的产业和赛道。也正是看准这一点,上海浦东正在加快跨界融合,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在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一项针对新型药物的研究正在进行。和传统的细胞学研究不同,研究人员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细菌蛋白质结构。团队成员来自计算机、物理、生物等学科。像这样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已经在很多领域广泛展开。
依托以计算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上海浦东正在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通过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形成大中小企业联合、产学研融合的协同创新生态,加快把科研转化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就在不久前,浦东还面向社会开放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
总台央视记者:我身边这条道路就是国内首条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自动驾驶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在现场我们看到,不时有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这条路设置了复杂路况和多个红绿灯,可以满足包括智能驾驶、智能泊车在内的多个场景的应用。
在随后的体验中,记者了解到,这段道路不仅能够满足技术上的测试要求,也在路权、行驶规则等方面予以规范,不断满足产业创新应用需求。
除了“未来车”,浦东还把“创新药”“中国芯”“智能造”“蓝天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作为未来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这些重点产业全部达到“千亿级”规模。
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策源作用,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应用的创新链,围绕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五大领域布局新赛道、培育未来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先行先试,破冰破局。雄厚的科研力量让上海浦东有了从0到1的基础。如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它正在加快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努力跨越从1到10的鸿沟。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创新生态的持续完善,未来,浦东将会实现从10到100的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