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市民出行环境

日期:01-28
银川市

自2022年以来,银川市实施交通疏堵“6+N”工程,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聚焦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谋划交通疏堵“6+N”工程4批次72个,总投资29.4亿元。通过节点快速化改造、断头路打通、慢行绿道、立体过街设施、交通智慧化建设等项目,已累计新增市政道路14.4公里、慢行绿道31.3公里,交通拥堵指数下降20%,路网密度达到5.78公里/平方公里。目前,交通疏堵“6+N”工程已完工38个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创造了银川市历年来城建项目投资最大、工程建设时间最短、市民投诉量最少等多项记录。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形成长效机制。配合交通疏堵“6+N”工程同时开展的还有交通组织优化,市交警分局排查治理了116处交通组织不合理的路口路段,实施渠化改造21处,并增加交通信号灯“绿波”路段,持续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市政管理部门也科学制定施工占道计划,按照“集中施工力量、分段滚动施工”方针,最大限度减少了道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同时,市自然资源局推动银川市停车场专项规划落地实施,统筹城市小微公园、医院、党政机关、新建中小学校等资源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市国资委引导企事业单位增加泊位1200个,市住建局集中治理停车难小区,增加泊位1300个。三区政府推行停车错时共享,释放泊位3000个。交通疏堵“6+N”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形成了一套全域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

调动多部门工作合力、发动社会参与,以超常规力度抓大项目、抓大投资的工作模式,为银川市系统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提供了实战经验。交通疏堵“6+N”工程实施中,银川市通过长线规划、科学论证、分步实施,制定需求管理、制度完善、交通供给3项策略,形成了一套三线城市交通治堵的合理方案,具有很强的参考及推广价值。

今年计划再实施66个交通疏堵项目。交通疏堵“6+N”工程是对银川市交通路网的一次全面提升,背后离不开系统性科学化的制度保障。项目实施之初,银川市就成立了规划实施、交通优化、资金筹措、征地拆迁、法律保障5个工作组,由4位市级领导、30名部门及辖区负责人构建起“四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即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为高质量推进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同时,银川市还组建专业设计团队,邀请北京、上海相关领域专家召开“线上+线下”项目论证会10次,持续完善方案设计,进一步保障科学精准决策。

结合群众意见征集情况,相关部门确定了37处拥堵点和14条拥堵路段作为治理重点,将改善市政道路、停车泊位、公交及慢行系统一体推进实施,群众需求得到充分回应。通过科学规划交通分流,制定中高考期间师生通行保障应急机制,做到白天准备、晚上施工、天亮还路于民,全体市民对实施交通疏堵“6+N”工程打心底里拥护、从行动上支持,为项目建成投用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022年度计划实施的46个项目中,一、二季度集中开工36个,贺兰山路下穿民族街隧道提前20天试通车,“凤还桥”成为银川打卡“新地标”,15条断头路打通工程、9条慢行绿道按期完工,牢牢守住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底线红线。此外,督查部门还建立了“周调度、月评比、季通报”工作机制,累计下发督办通知20期,督办调处解决各类问题百余条。跟踪审计组、监督检查组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和监督检查,适时下发提醒函50份,全面提升了项目有关单位的责任感、紧迫感。

交通疏堵既是惠及千家万户、增进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服务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基础工程,更是推进先行区示范市建设的具体举措。住建部门将继续谋划实施交通疏堵项目114个,总投资78.2亿元。其中,今年计划实施银古路与友爱街路口快速化改造、正源街优化提升、断头路打通、环湖绿道等项目66个(其中18个已完成立项批复),总投资21.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1亿元,为建设“两个示范市”和创新发展引领市提供有力支撑。

相机安检后“不翼而飞” 海口铁警2小时追回 春节假日全省125家重点商企入账19.62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