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韩敏:韩老师待人接物,犹如清凉世界轻柔芬芳的“花雨”|茆帆

日期:12-27
书法

来源:央视网

怀念韩敏:韩老师待人接物,犹如清凉世界轻柔芬芳的“花雨”|茆帆

沪上知名画家韩敏于今天上午9时16分因病在瑞金医院去世,享年93岁。

解放日报朝花版于2015年7月28日刊发了讲述韩敏书画往事的《花雨心香翰墨缘》一文,今推出此文,以纪念韩敏先生。

龙华古寺方丈照诚法师和著名书画家韩敏,这槛外界内的一僧一俗,一老一小能够联手办展,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因缘呢?富含着怎样的内蕴呢?

龙华古寺方丈照诚法师和著名书画家韩敏老师在新落成的朵云轩美术馆举办“花雨心香·佛缘翰墨”普茶会,很多人收到请柬有点懵,问我,不是书画展吗?为什么叫“普茶会”?

普茶是佛教的礼仪,意思是请大家吃茶,“普”是大众之义。如果说“茶禅一味”是通过吃茶和悟禅的相因,追求一种精神层面的和静怡真,那么这次的“普茶”便是以书法展为媒介,让社会大众对自己身心有一次禅悟的机会,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时下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通过解读每一副书法作品的内涵,让大家来消解心灵的积郁,并藉此导引自我情怀的回归……对此,照诚法师说:把一个展会奉献给大家,不如把自己内心对生命的修悟献给社会,传递给大众,犹如一次“普茶”。当然,禅悟的“吃茶”与一般生活中的饮茶解渴,自然不是同一层面的话头,这个书法展之所以称为“普茶会”,乃是希望上升为另一种精神层面的呈现,大家就不必把它看成是一个纯粹意义的书法展,这样或许更有意思。

怀念韩敏:韩老师待人接物,犹如清凉世界轻柔芬芳的“花雨”|茆帆

我认为不能把照诚法师看作是一位俗世所称的“书法家”,尽管他酷爱中国传统的诗、词、书、画,尽管他每年写的新年吉祥帖遍布大街小巷的厅堂楼馆,尽管他能左右手各擅其能地随心挥洒。他曾开玩笑说道:法师写的是法书,哪是书法?两个字一颠倒,境界大相径庭。韩敏老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著名书画家,他的画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他的书法同样受到人们的钟爱。这槛外界内的一僧一俗,一老一小能够联手搞这样一个展,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因缘呢?富含着怎样的内蕴呢?韩敏老师写字落款时,经常署名“老沙弥”,这是他和佛教的不解之缘。韩老师说他小时候,在抗战时期随家人逃难,曾经寄宿在杭州的寺院“上天竺”,晚上就睡在罗汉堂里,或许在他年轻的心灵里从此播下的是一颗佛的种子。他与照诚法师相识、相交、相知二十余年,菩提心生,与日俱增,礼敬三宝,发自深心。他说,每次到寺院,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看见照诚法师便会生起一种家人的亲近感,对照诚法师发起每一个文化或慈善的举措,都是无条件地倾情支持,身体力行。他可以忘记自己年近九十的高龄,一口气挥写二十多副对联,用以支持寺院的抗震救灾,他可以夜以继日精心绘制八尺巨幅,无条件捐献给寺院的慈善义拍,韩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心生欢喜,毫无怨言。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韩老师觉得与照诚法师联手以书法明志,不忘历史,感恩当下,亦是一种自然淳朴的纪念方式。

怀念韩敏:韩老师待人接物,犹如清凉世界轻柔芬芳的“花雨”|茆帆

韩敏、照诚与本文作者合作的扇面。

对韩敏老师,照诚法师同样怀有一种莫名的亲热与感应,韩老师偶染风寒,他会感到浑身不自在;他去外地几天,回沪后必定要去看看“老爷子”。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俩三日不见,一个会感觉心里空落落,另一个则会自言自语“和尚哪能没消息?”他们平日里的谈笑风生,机锋逗趣,给予华林丈室和听蕉轩的常客留下的是欢欣与启思。

韩敏老师的书法和照诚法师的字,正如他俩的情分一样,是佛缘中的花雨和心香。韩老师以画名世,他的字是缘画得法,照诚法师禅余作书,得益于与生俱来的才智。他俩驾驭的是同一种“心法”,他俩的心性因此而相通。

韩老师书画根基深厚,他的书法年轻时学郑板桥,有人评价他取法不高,但是他喜欢郑板桥这个人,喜欢郑板桥的铮铮傲骨,喜欢郑板桥的疏狂独立,继而喜欢郑板桥书法“乱石铺路”的潇洒和多姿多态的自由。难能可贵的是,近几年,韩老师已经跳出了板桥体的藩篱。练过字的人都知道,“入帖”容易,“出帖”不易,如无大本事是很难能跳出来的。现在有人把韩老师的书法称之为“韩体”,我以为并非过誉。喜欢韩老师作品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他的画好,字好,人更好。韩老师对我说过: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因此,韩老师的待人接物,犹如清凉世界轻柔芬芳的“花雨”,使人感受到无上的温润。韩老师待人是非常的宽厚,但是对待自己的作品,却异常的苛刻。韩老师写字特别认真,他的“卖力”证明着未泯的童心和他对人事的襟怀。韩敏老师虽然年高名重,应爱好者所请写字可以说是门限为穿,但是他却说这是给自己机会练字。这和照诚法师挥洒着兴趣爱好的同时承载着弘法的担当,几乎异曲同工。

怀念韩敏:韩老师待人接物,犹如清凉世界轻柔芬芳的“花雨”|茆帆

将写字看作弘法的楷模是弘一大师,弘一大师出家后舍弃了一切文艺,只保留了书法这个所谓的“艺术”门类,但是就此唯以书写内容为关注。弘一大师舍弃了早年的书写风格,一变早年严密的魏碑和稍后取方扁宽博结体的魏晋书帖风貌,形成为平和清淡的书写样式,他不再讲究“法度”,唯一关注的是书写内容,务必要让人看个明明白白。现在有些人把弘一大师出家后的字过分透析,无异盲人摸象。即此而论,我觉得不以“书”之“法”来看照诚法师写的字,应该是正确的理解。照诚法师走的是暗合了弘一大师之路,他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书法家”,因此他才规避了书法展这个名称。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于是照诚法师舍“法”而存“书”,这无疑是解读照诚法师书写风格的一把钥匙。也因此,照诚法师写的字,有点拙趣,有点涩味,有点天真烂漫,有点随心率性。重要的是,他书写的内容,融合了儒释道的义理,充满禅机,耐人咀嚼。这和弘一大师出家后的书写取舍,几乎如同一辙,以此看作为照诚法师笔底之“心香”,似无不可。

怀念韩敏:韩老师待人接物,犹如清凉世界轻柔芬芳的“花雨”|茆帆

照诚法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歌书画的热爱,是他血液里的天然流动;韩敏老师对文化和慈善倾情奉献,是他艺术创造力的生命养分,这两者之间的交融,成就了他俩的翰墨因缘,这确实是:妙,不可言的。早在十年前,我和韩敏老师、照诚法师在龙华古寺举办过一次“华林三友书画展”,十年之后的今天,他们两位举办这个是书法展的普茶会,不能不说是认知上的一个提高,也可说是飞跃。或许再过十年,这因缘,又不知将会缔结出怎样的一个奇异而又硕壮的果实……

图片由作者提供

(刊于2015年07月28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 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利用他人账户收取毒资后转入自己账户 一起涉毒“自洗钱”案宣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