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日期:08-10
文人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古人常认为,园林无石不成园,而庭园无松,则无疑是画龙而不点睛。因而在历代的造园活动中,园主人非常注重对植物和叠石等造景手法的运用。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含蓄,常会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其他事物上,借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文人墨客更是通过挖掘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结构和功能等赋予其相应的性格属性,并将自己的情感及意志与植物性格巧妙结合,寄情于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自魏晋起,人们对自然审美趋于成熟,观赏、培植植物更为普遍,因而植物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经历了从食用功能到观赏功能的转变,并被文人墨客赋予了某种品质特性,逐渐形成了植物文化。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而置石则源于早期古人对自然界中形态各异的石块美的欣赏,当他们将这些美得各具特色的石头搬入生活,置于园林中时,就形成了园林置石的造景手法。这种造景手法丰富多样,通常仅凭单个或数个山石就可形成观赏景观,所以古典园林中常通过这种简单的形式,来体现深远的意境。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石头是模拟自然山体的造园要素,而自然山体必然要搭配植物,所以在历代古典园林的造园活动中,植物常作山石的配景存在,二者共同造景。这种搭配不仅可以将不同植物通过本身的形态特征与假山相配构成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风景画,还表现了植物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计成《园冶·园说》

在植物与山石的搭配中,石头与梅、兰、竹、菊“四君子”构成的景观尤其得文人的欣赏,迎寒开放、不惧孤寂、坚毅挺拔。由此建造出来的园林更是虽由人作,但又浑然天成,人工痕迹不显,宛若天成。唐末著名画家孙位的《高逸图》中,芭蕉、菊花、松树、湖石等的搭配便是如此,构造的景色与自然和谐统一。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文人兴建园林,为的不仅是“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乐”,更是为了修心养性,为了能在仕途失意时有一个心灵的疗伤所。而园林中的景观既包含了他们对山林之乐的向往,又暗藏了他们对出仕济世的期许。

社教|兴适清偏,怡情丘壑

多地出台育儿补贴政策,专家:长期看一定会有效 疫情发生以来,首都机场未发生因机场管理机构责任原因导致的疫情事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