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初教5到L15:文化南昌城,中国教练机
惊天动地的大事
1954年7月3日,我国第一架国产飞机、第一架国产初教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组装完成并首飞成功。
听到消息,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嘉勉信。他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同年10月18日,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再一次谈到了这件事,他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还只是一架教练机。”同年10月,该型飞机正式交付空军。
南昌是文化名城,历来文人墨客云集,名作佳句频出。这样一个书卷气的城市,似乎天生适合生产“空中教师”。也就是从70年前的振翅一飞开始,南昌这座城市,便与教练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南昌诞生的一代代国产教练机,恰如滔滔不绝的江水,滋养塑造了一代代若江草江花般朝气蓬勃的“航空新人”。
自出机杼,当垂不朽
提到南昌城,绕不开滕王阁,提起滕王阁,则又绕不开闻名天下的《滕王阁序》。
相传当时担任洪州都督的阎伯屿在重修滕王阁后广邀文人雅士举行文会,本意是想让自己的女婿显示文采,因此当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人为这次盛会作序时,大家都推辞不写,只有王勃一个青年晚辈,毫不推辞,提笔便写。
阎都督见状当即拂袖而去,转入帐后,叫侍者去看王勃写了些什么然后报告给他。当听说王勃的开头第一句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时,他便不屑地说:不过是老生常谈。过一会儿,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便只剩下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时,他才不得不赞叹:“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足可见,南昌这座城,自古以来便是一座不屑于“老生常谈”而推崇创新的城市。
仿自苏联雅克-18教练机的初教5,在南昌为中国教练机开了一个好头,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大量使用前三点起落架的战斗机开始服役,采用后三点起落架的初教5就显得与教学需求有些不匹配了。因此,接替初教5的初教6便提上了日程。
1957年12月,当时的我国机械部四局与空军联合批准了初教6飞机的设计任务书。最初,初教6的总体设计是在当时的沈阳飞机第一设计室(即航空工业沈阳所)进行。1958年,机械部四局考虑到沈阳飞机制造厂(即航空工业沈飞)正忙于生产歼5飞机和准备试制歼教1喷气教练机,将初教6飞机研制工作转给了当时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即航空工业洪都)。
初教6初步设计方案木质模型。
于是,国产初级教练机再度花落南昌。初教6于1958年7月27日首飞,1962年1月定型。
初教6是我国自行设计并批量生产的第一种飞机,它的蓝天振翅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已从修理、仿制飞机发展到了自行设计制造飞机的新阶段。
1979年,初教6获得了国家质量金质奖章,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机型。
因为具有优秀的飞行性能和操纵品质,初教6累计生产交付了3000多架,是几代中国飞行员的“初恋情人”,也是目前我国空军装备中服役时间最长的机型。
初教6在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中进行飞行表演。
山与山结缘,共奏友谊之歌
乌晶源溪涧之上的“洪崖丹井”,是南昌最古老的名胜古迹。崖壁峭绝,飞瀑北来,其下井洞深不可测。相传,“洪崖丹井”是黄帝的乐官伶伦的修炼处。传说中,伶伦模拟自然界的凤鸟鸣声,选择内腔和腔壁生长匀称的竹管,制作了十二律,被称为中国音乐的始祖。
南昌城的别称洪都、洪州、洪城,便是因洪崖而来。
1982年,航空工业部要求恢复喷气式教练机的研制,当时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即航空工业洪都)为此成立专项组,并将其定名为教8(当时称为L8),但由于后续经费无法保障,项目一度被搁置。巧的是,由于当时巴基斯坦使用的美制教练机寿命到期,需要更换新机,便表达了和中国合作研制教练机的意向,于是两国一拍即合,于1986年8月21日签订了《中巴合作研制新一代教练机总协议》。
1987年5月,巴基斯坦国防部官员考察了洪都飞机制造公司,之后双方签署协议,明确在1987年6月启动L8工程。后来,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为纪念此次合作,取代表联系中巴两国友谊之山KLAWQUELEN(喀喇昆仑山)的英语首字母K,将L8改为K8。
K8飞机原型机
从设计上看,K8教练机体型不大、惯性很小,能灵活进行盘旋转弯等机动动作,具有良好的飞行品质,优良的机动能力,和缓的失速特性,可以承担飞行学员包括起降、航行、编队、夜航、仪表、武器训练,以及简单和复杂特技在内的所有飞行训练科目,并且具备一定的近距离支援作战能力。
K8E生产线出口埃及,开创了我国整机生产线出口先河。
1990年11月21日,K8教练机成功首飞。
K8的研制成功,是中国教练机这棵大树在南昌城下结出的新时代硕果。这声从洪崖丹井旁传出的发动机轰鸣,开创了中国航空产品研制引进外资的先河,开辟了国产自主研制飞机飞出国门的航线,开启了国产喷气式教练飞机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
除了装备中巴两国军队外,K8先后出口埃及、纳米比亚、赞比亚等10多个国家300余架,不仅开创了中国航空工业成套技术出口的先河,也一度成为我国航空产品外贸创汇最多的机型。
一曲来自“音乐之祖”伶伦故地的友谊之歌,从洪崖丹井飘向喀喇昆仑,让两座山从此结缘。这歌声插上了翅膀,飞越了雪域高原,飞过了南亚次大陆,飞向了世界各地。
阁前新柳已成行
中国教练机事业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20世纪末,运用第三代战斗机技术,既可为第三代战斗机培训飞行员,又可在战时充当轻型战斗机、轻型攻击机的多用途高级教练机概念开始风靡全球。在国内,随着歼10、歼11等新一代战斗机的服役,原有的“老教练”教“新徒弟”的时候已经显得吃力了,人民军队迫切地需要一款新型高级教练机,在这种情况下,新型高教机L15“猎鹰”在世纪之交成功立项,并在2006年3月13日首飞成功。
比起前面几款“老乡+前辈”的教练机,L15都有着哪些优势呢?
首先从气动布局上看,L15采用了大边条翼和翼身融合布局,这是典型的三代机的气动布局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它的升力系数,提高了飞机的大迎角特性。L15还配备了两台具有全权限数字控制功能的涡扇发动机,让它在一台发动机突发故障时,能够依赖另外一台发动机安全返航,既提高了安全系数,也减轻了飞行学员的心理压力,而澎湃的动力也让L15可以轻松飞出超声速。此外,L15采用了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这让它能对平尾、副翼、方向舵和前缘襟翼进行灵活的控制。L15还兼有双余度模拟备份,这让它的飞行性能和操控品质赢得了广大飞行学员和教练的交口称赞。
如今,L15首飞已经18个年头了,已然“长大成人”,除了珠海航展,它还把南昌的水色霞光带到过巴黎航展、范堡罗航展、莫斯科航展、迪拜航展等国际重大航展,并成功实现外销。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南宋名臣文天祥当年在南昌滕王阁写下的诗句:回首十年此漂泊,阁前新柳已成行。
在文天祥眼中,十年前栽种在滕王阁前的新柳已经枝繁叶茂,婆娑成行,他相信这些树木日后必能成为有用之材。
L15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
斗转星移间,中国教练机在南昌城下,用了七个十年,种下了无数“飞翔的幼苗”。七十年过去了,如今“阁前新柳已成行”,展望未来,将有更多的航空“栋梁之材”从这“物华天宝”之地茁壮成长,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