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疾病预防控制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昨天(6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其中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成效显著,十年来,中国重大疾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体系建设,已建成全球最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重点地方病和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覆盖到全国所有乡镇,以近视为主的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体系日趋完善。
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稳中有降,艾滋病病死率、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论证,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重点地方病区县总体消除率达到99.9%。
慢性病防治稳步推进。过去十年,中国累计建成488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方面,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前每年向400多万高发地区居民提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干预惠民服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5年的18.5%下降至2021年的15.3%,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降幅达17.3%。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中国免疫规划事业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当前,中央财政投入每年超40亿元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已达到15种。目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规划和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强部门协作,加大社会动员,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