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郭超凯)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核酸检测已成为城市有效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期多地陆续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然而检测机构造假、“假阴性”等情况的出现,对遏制疫情造成了不少麻烦。
如何提高核酸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更快地找出潜在的阳性患者,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在9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一众专家给出了解题的关键:严格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管理、规范样本采集保存和转运管理,全链条监管以保证核酸检测的有效性。
核酸检测机构设立“红绿灯”制度
疫情常态化下,急剧增长的核酸检测需求造就了庞大市场。一些核酸检测机构因利益驱动出现核酸造假等不规范操作。此前,北京曾接连曝出朴石医学、金准医学、中同蓝博3家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对此,北京以“零容忍”态度采取雷霆手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当前涉事机构已被停止执业,相关人员的违法行为已移交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
多个机构核酸检测造假也敲响了警钟。若要保证核酸检测的有效性、准确性,必须严格规范机构资质审核、准入退出机制。对此,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9日表示,对核酸检测机构设立“红绿灯”制度,在依法准入时对符合条件的举办主体实行“绿灯”优先审批的同时,坚决落实“黄灯”整改、“红灯”退出机制。
在“红绿灯”制度之余,今后应如何加强对核酸检测机构的监管?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指出,北京市的做法包括把好准入关、加强常态化质控管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三层关卡”;同时还要通过组织飞行检查、质量抽查等形式,严把核酸检测质量关。
采样人员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金标准”。核酸采样人员技术是否过关,极大影响到检测的有效性、准确性。为此,中国早早就明确了核酸采样人员需具备的资质和条件:核酸采样人员首先应具备卫生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如医生护士、药师、医技等各类人员;其次采样人员要经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培训,培训合格以后才能够从事核酸采样工作。
5月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释放出核酸检测常态化的明确信号。原有的核酸采样人员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核酸检测需求,为此各大城市公开向社会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以应对更高频次、更大规模的核酸检测。
以北京为例,志愿者的招募主要面向退休医务人员、零售药店执业药师以及学校校医等具有医学背景的人员。截至目前,北京已经完成资质审核1.7万余人,培训合格3028人,已上岗786人。
如何保障这些志愿者采样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事关防疫大局。为此北京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委托行业协会制订志愿者培训课件、教学视频、理论知识考核题库和实操考核打分表和打分标准;二是对志愿者采取市区两级相结合的分类培训;三是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北京市核酸采样志愿者。
规范样本采集保存和转运管理
除了严格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管理外,规范样本采集保存和转运管理也是提高核酸检测有效性、准确性的关键。郭燕红表示,在从事核酸采样工作时,采样人员需严格遵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该手册对采样部位如何操作等相关规范进行了明确规定。
事实上,样本采集保存、转运管理的不规范,曾导致核酸检测“假阳性”“假阴性”出现。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解释道,“假阳性”主要源自扩增产物的遗留污染或在检测过程中样本之间发生交叉污染;而“假阴性”则有可能是因为采样时间,质量控制和数据造假、违法违规三方面原因。
以采样时间为例,患者感染时间较短,其咽部病毒附着的浓度未达到检测限,可能测不出阳性;另外如果感染时间过长,患者处于恢复状态,抗体已产生,阳性检出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核酸检测并非越频繁越好。
因此,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近期北京实施分区分级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将进入公共场所核酸阴性证明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李昂称,这一调整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考虑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的潜伏期是在3天左右,72小时之内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感染者;二是为了降低居民核酸检测的频次,尽量减少疫情防控措施给市民带来的负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