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日志 齐心协力,补加液氮,确保战“疫”期间重大仪器设备“血气”充足

日期:04-16
防疫新冠肺炎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当前,上海仍面临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对处于学校科研第一线的二级部门和科研工作者来说,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些特殊大型仪器必须要进行定期维护,才能保证复工、复学、复研后为科研工作提供正常的测试服务。超导核磁共振仪即是其中一类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大型仪器设备。这项工作在平时看来相对容易,但在当前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变得异常艰难。

校园日志  齐心协力,补加液氮,确保战“疫”期间重大仪器设备“血气”充足

我校科研平台拥有三台超导核磁共振仪,分别由中药研究所与创新中药研究院负责管理维护。该仪器需定期补加液氮以维持超低温超导状态,如不能按时补加液氮就会因缺少制冷剂导致温度升高,最终引起核磁失超。如失超后重新降温升场将耗费大量的液氦与液氮,并且需要专业工程师耗费2周时间调试到失超前的正常状态。后期“升场”费用不菲,如不能按时补加液氮,将会导致重大损失!

3月22日,三台核磁共振仪面临第一次失“血”失“气”状态的挑战。中药研究所和创新中药研究院联合向学校提出了给核磁共振仪添加液氮的申请。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紧急召开联席会议讨论研究,科技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指导和协调组织,在做好周密防疫消毒方案的前提下,中药研究所侯茂奇、创新中药研究院付建国、叶文博等值守老师提前做好场地准备,协助入校的液氮供应公司工程师为仪器补加液氮,平稳渡过了第一次失“血”失“气”的难关。

全校师生严防死守,经历了三周共同战“疫”,超导核磁共振仪也平稳地运行着。然而,第二次失“血”失“气”状态的挑战也悄悄来临了,截至4月12日下午三台核磁均只剩下5%的液氮了,如不能及时添加液氮,前一次“复活”的努力也将前功尽弃!与此同时恰逢各实验室、课题组的液氮罐中的液氮也即将耗竭,各种珍贵的细胞株面临死亡的境地,广大科研工作者心急如焚。

面对“防疫”和“保供”的双重挑战,在校领导的指示下,科技处牵头于4月12日深夜召集了中药研究所、创新中药研究院、基础医学院等二级部门和保卫处、后勤保障处、资产管理处等管理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的线上紧急协调会,研判防疫形势,制定严密的处置方案。形成了在严格执行防疫政策的前提下,采取按照“非入校无接触”的方式为核磁和细胞储存罐添加液氮,挽救即将失超的核磁仪和濒临死亡的细胞株。

4月13日,施松善老师紧急联系到上海氯闵气体有限公司,满载4000升液氮的专用卡车经过层层严格检查后于下午2点抵达蔡伦路1200号学校门口。校保卫处对卸载在校门口的20个液氮罐进行全面彻底消杀,并在室外停放6小时后,由各学院驻校值守老师组成的志愿者身着资产管理处紧急调配的大白防护服,顶着大雨,纷纷出现在校门口到各实验室的路上,将重达数百公斤的液氮罐逐一搬运到核磁室及其它指定场所。面对排放整齐、静置消杀的液氮罐,在场的志愿者和场外远程监控进程的老师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校园日志  齐心协力,补加液氮,确保战“疫”期间重大仪器设备“血气”充足

位于1号楼1楼的核磁室是本次“液氮添加特别行动”的重中之重,来自创新中药研究院和中药研究所的付建国、叶文博、侯茂奇、蔡心银四位老师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地为三台超导核磁共振仪加满了液氮。志愿者们转战多个实验室,将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交叉科学研究院、康复医学院、科技实验中心的液氮罐添装加满。夜色深了,暴雨还在持续,直到凌晨四点坚守岗位的值守志愿者们才淋着暴雨陆续回到自己的宿舍。

第二天上午,大家又一起齐心协力将液氮罐推至蔡伦路1200号门口。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的消杀小组又对此次的工作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消杀处理,确保防疫流程万无一失。至此,“液氮添加特别行动”任务圆满完成,濒临死亡的细胞救活了,仪器也在正常地运行着,在安静的校园期待着老师和学子们的归来。

校园日志  齐心协力,补加液氮,确保战“疫”期间重大仪器设备“血气”充足

校园日志  齐心协力,补加液氮,确保战“疫”期间重大仪器设备“血气”充足

校园日志  齐心协力,补加液氮,确保战“疫”期间重大仪器设备“血气”充足

校园日志  齐心协力,补加液氮,确保战“疫”期间重大仪器设备“血气”充足

志愿者们迎狂风、战暴雨,顺利地完成了为超导核磁共振仪“加液氮”这一“补血补气”的重要任务,完成了为广大课题组细胞保种的使命。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相信封闭期间的校园也足够温暖,相信校园一定会等来他开放的那一天,上中医加油,上海加油!

俄媒曝料:乌对外情报局曾招募女性…… 俄罗斯外交部:他们必须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