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日新增感染超1.6万例,浦西将封控筛查,涉及1600万人,上海:接受批评!

日期:03-31
新冠肺炎上海

据国家卫健委,3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80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1例。

其中,上海新增本土确诊355例,本土无症状5298例。此前,3月28日,上海新增感染4477例,29日新增5982例,最近三日内,上海合计新增感染超过1.6万例。

据悉,4月1日,上海将开始第二批核酸筛查,浦西区域进行封控,涉及12个区,1600万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增355+5298

上海:接受批评,努力改进

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上海市卫健委今早(31日)通报:2022年3月30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5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298例,其中16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0例确诊病例和447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据澎湃新闻,3月31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马春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马春雷表示,今年3月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市疫情防控面临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近段时间,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疫情在浦东等部分地区存在较为广泛的传播,如果不实行严格管控,就存在暴发流行的潜在风险,疫情形势十分复杂,防控任务极其艰巨。为了尽快遏制疫情蔓延,在国家专家组的指导下,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市范围、以黄浦江为界、分两批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力争以最快速度、用较小代价,彻底排查感染源,全力切断传播链。

在前几轮核酸筛查工作的基础上,3月28日以来,浦东、浦南及毗邻地区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迅速展开,社会面总体平稳。让我们特别感动的是,全体市民群众的理解、配合和自律,近期的核酸筛查和封控管理,给广大市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很多不便,对大家长时间居家的苦衷和难处,我们感同身受。

我们也特别感动,全市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基层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广大一线防疫人员,大家一个月来没日没夜、持续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非常辛苦。

我们也特别感动,兄弟省市对上海的关心、帮助和支援,这份雪中送炭之情,上海铭记在心。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体市民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理解、帮助我们工作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面对传染性、隐匿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我们的认识不足;针对感染者大幅增长的情况,我们的准备也不够充分;同时,一些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有的封控地区群众生活保障不够周到。我们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正在努力改进。

浦西地区将封控、核酸筛查

涉及12个区,1600万人

据中新网,4月1日起,浦西地区的核酸筛查将全面展开。马春雷说,这一批涉及人数更多,达1600万人,管控范围更大,涉及12个区,各类情况也更复杂。他指出:“我们将全力加快核酸筛查工作。”

目前,上海正在全市范围、以黄浦江为界、分两批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在前几轮核酸筛查工作的基础上,3月28日以来,浦东、浦南及毗邻地区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迅速展开,社会面总体平稳。马春雷指出,针对前几轮核酸筛查中出现的问题,上海强化了指挥机制,新组建了隔离救治场所建设、生活物资保障、民众诉求回应等6个工作专班,专人负责、专责推进。上海正在优化核酸检测组织,严防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并将“易漏检”群体纳入属地管理,努力做到应检尽检。

同时,上海正在不断加快感染者的转运和隔离,尽最大可能减少感染者滞留社区的时间,努力做到应管尽管、应隔尽隔。此外,上海还在加强核酸检测、隔离房源、医疗救治床位、新型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等各项能力资源储备。

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今日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4月1日3时—4月5日3时第二批筛查区域封控期间,本市地铁、公交、轮渡、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约车等将作以下调整。轨道交通方面:浦西范围内所有轨道交通站点均封站停运;浦东、浦南地区(黄浦江以东以南地区)部分线路和站点将继续维持封站停运,具体停运站点范围后续将及时对外公告;浦东区域其他轨道交通线路将恢复运营。公交方面:浦西封控区域内的所有公交线路(机场线另行安排)停驶;过境浦西封控区域的公交线路绕行;开往浦西封控区域内的公交线路缩线运行。

被封控的年轻人:

不会做荤只能吃素,还烧糊了锅

据上观新闻,在上海,小区封控多日,不少年轻人不得不开始自己做饭。

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近七成消费者月均点外卖6次以上。其中,90后、00后撑起了外卖订单的“半壁江山”。

被外卖“养活”的一代,这次终于轮到要自己动手了。

被风控的年轻人自述:

我算是会做饭,长沙人好吃,几乎人人都是一把好手。耳濡目染,我多少也会两道“拿手菜”。但一天三顿辣椒炒肉总不是办法。于是,在相对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我近期尝试了新的“打法”。

看着落灰的大砂锅,瞄了一眼角落的香肠,我打起了做煲仔饭的主意。“不就是焖米饭嘛”,我想。

事实证明,过度膨胀的自信心注定是一切糟糕后果的肇因。严格依照某app的菜谱进行操作的我,掐着手机计时器读秒,还是把砂锅烧糊了。

正面看起来还不错,但底部已经烧焦。

事后复盘时,行家里手告诉我:“煲仔饭对砂锅要求高,要根据砂锅情况来的。”在做饭这件事情上,我犯了机械主义错误。

“做饭,比想象中更难”是被封控的朋友们常说的。

朋友阿梨(化名)平时从不做饭,这项技能的经验值几乎为零,单位食堂、外卖软件、饭馆堂食,在上海,能满足她的选择太多了,她可以早上吃个brunch,中午来一份轻食,晚上和朋友约一顿火锅。

被封三天,阿梨就吃了三天素,原因就是她不会做荤菜。然而即便是素菜,她也没有耐心站在燃气灶前等待。一天,锅里还在煮芋头,她就迫不及待回到房间里处理起了工作,一时间忘记了厨房还开着火,等“糊味”传到房间,锅子底已经黑成一片。

然而,有时做饭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朋友阿名(化名)是个文艺青年,平时好读哲学,一个人住。连续做了五天饭后,她告诉我,她悟了。

有一天,她在等红烧肉煮熟,锅子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油脂饱满而层次分明的五花肉冒着丝丝香气,她感到一种很实在的幸福。那种踏实感既不源于“形而上学”的概念,也不源于“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只来源于此时此刻的她,体验出了此种美好的客观现实。

她说,我忽然领悟到了萨特说的“存在先于本质”,觉得宅家的日子也就没那么难熬了。

做饭是个“系统性”的活,对一些食材,我们还需要面对一些未知的困难:根茎类不会切,肉类下锅前不会处理,绿叶菜不会贮藏,米面油等基础物资的预备量不足……这似乎也是我们第一次直面最真实的日常。

但就像阿名,做好每一顿饭,吃好每一顿饭,就是守护好了此刻,就能给当下力量,给未来信心。

香港同心抗疫:用行动和歌声汇聚力量的香港青年歌手丁政凯 南京公布昨日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详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