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时间综合产值增长2.5倍、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川茶凭什么打了场“翻身仗”?

日期:02-25
四川省

来源:四川日报

8年时间综合产值增长2.5倍、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川茶凭什么打了场“翻身仗”?

“请世界品尝一碗早茶!”2月20日,寒潮还未散去,四川第九届茶叶开采活动周在泸州市纳溪区开幕,数十家企业齐聚一堂,向客商推销纳溪特早茶。

纳溪特早茶闯出名堂,始于2014年。这一年的省委一号文件,首次聚焦川茶转型升级。随后的8年里,以“天府龙芽”川茶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抓手,四川不断加快川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全链条提质增效,进而实现川茶综合产值增长2.5倍。

在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破千亿元大关之际,记者走基层、访厅局,试图解开川茶产业崛起的密码。

七成以上四川产茶叶为他人做“嫁衣”

“这是我们早就该做到的成就。”谈及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破千亿元,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直言。

四川是茶树原产地、茶叶加工起源地、全国规划的名优绿茶区。2014年前后,四川共有120多个产茶县(市、区),茶园面积和毛茶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得益于特殊的气候,川南等地的绿茶2月前后即可采摘,比其他产区提前15天至20天,为全国同纬度最早,具有错峰上市的独特优势。

但四川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千牌万品卖茶换来的结果,却是七成以上的四川产茶叶以原料形式为他人做“嫁衣”。一个尴尬的数据是,2016年前,川茶对外直接出口几乎为零。

“都是四川产的茶,人家贴上自己的品牌、换个包装,身价就不一样。”四川龙溪茶业有限公司法人侯向华说,这一方面证实了川茶的品质与口碑,另一方面暴露出川茶产业的尴尬。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和具备全国影响力的企业是关键。

2015年前后,全省4000多户工商注册茶企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63户,占比不到4%。同期,全川最大的茶企销量,与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和云南等茶业强省龙头的差距不小。

“如果没有名气和实力,川茶的推广和销售始终打不开局面,产业效益也就上不去。”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开义说,企业“小、散、弱”、品牌不彰是川茶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抱团培育品牌改变“原料茶”窘境

产业做大做强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那么,如何实现换道超车?

龙头企业随后组建。2013年10月,在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下,以原叙府茶业为主体联合省内多家茶企共建的川茶集团成立。

打造品牌是主抓手。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从兄弟省份的经验来看,品牌是茶叶种植管理方式、加工水平和推广营销效果的体现,是产业综合实力的象征。

如何打造品牌?

建设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议被各方接受。“四川茶企‘小、散、弱’基本面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只能政府从省级层面设立公共品牌,然后推动全省企业使用、推广这一品牌。”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小余说,区域公共品牌可免费使用,具备公益性,这对川内企业极具吸引力。

2014年底,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成立,130多家茶业“川军”正式抱团启动大品牌培育。随后,川茶集团原创品牌“天府龙芽”被确定为川茶大区域公共品牌并在2016年正式对外发布。

“这是一个创新,突出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何春雷说,作为全国茶行业第一个省级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融绿、红两大茶类于一身,为全国首次。

但这注定是一条披荆斩棘之路。在“天府龙芽”设立之前,四川从未真正在省级层面设立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只能边推进边摸索。

“等于是平地起高楼。”肖小余说,从一开始,四川就明确:不是所有川茶都能使用“天府龙芽”品牌,只有符合相关生产加工标准、纳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独特生产工艺和精选的产品,才具备申请该品牌使用的资格。

品牌引领补齐短板、提质增效

在聚力打造“天府龙芽”品牌之际,川茶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

2018年,川茶被纳入全省十大“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精制川茶纳入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加以重点打造。而脱贫攻坚,则为川茶扩产提质带来新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为?

“种植端补短板、融合上增效益、加工端提质量。”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王云说,下游的品牌定位和龙头企业已对产业上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种植端补短板,重在良种化、宜机化和绿色化。近年来,四川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提高良种覆盖率和茶园宜机作业程度。

“一亩地每年多产5公斤绿茶,能节省七成人力开支,售价高出两三成。”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义开介绍,自2018年改造后,公司的3万多亩茶叶基地实现了采摘机械化、病虫害防控绿色化,每年节约人力开支650万元,增产15万多公斤、增收上千万元。

融合的方向,是茶园景区化。“采摘费搭配农家乐,一年多收入六七十万元。”成都蒲江县炉坪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建明说,自2017年试水农家乐和茶园采摘体验项目以来,旅游性收入在合作社占比逐年攀升。

加工环节,重在工艺革新。2014年以来,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联合持续推出加工企业改造提升行动,推动川茶精制化。截至目前,全省制茶企业清洁化加工率超90%,精制抽检合格率达到99.0%。

品牌引领补齐短板、提质增效之后,川茶成功打了一场“翻身仗”。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有50家川内茶叶企业申请使用“天府龙芽”品牌,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达11家。同时,借助各类展销活动,川茶成功打开中亚和欧洲等海外市场,川茶“原料茶”的地位大为改观。 (记者 文露敏 王成栋)

“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划定11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检察故事 两“令”齐发 为孩子呼唤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