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针对中国?欧盟将宣布新规“反经济胁迫”,外媒: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欧盟用新的贸易武器展示地缘政治实力”——据多家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将在当地时间8日提出一项新的政策工具,使其能够反击域外国家的“经济胁迫”。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被认为是欧盟这一政策的针对对象。对于一些媒体将此扯上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7日表示,中国从不搞单边制裁,从不搞长臂管辖,从不无理打压外国企业。“经济胁迫”“经济霸凌”的帽子无论如何也扣不到中国头上。
欧洲“政治”网站7日称,其获得的文件草案写道,在地缘经济背景下,“贸易日益被武器化”,欧洲在如何应对这种现实政治方面面临“立法差距”。“欧盟目前没有针对经济胁迫采取行动的立法框架。现有的法律文书都没有解决经济胁迫问题的办法。”
德国《商报》7日称,根据提案,欧盟委员会将“经济胁迫”定义为“通过采取或威胁采取影响贸易和投资的措施,对欧盟整体或单个成员国施压,使其做出特定的政策选择”。而“反胁迫工具”将赋予欧盟委员会迅速做出反制的权力,以阻止第三国针对欧盟成员国的行为。“如果与第三国的会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经成员国批准,可以采取12种反制措施。”反制措施包括征收关税、暂停科学合作、暂停市场准入、限制采购和投资等。而且,新法规和根据法规采取的行动只需获得特定多数成员国批准即可,不必像外交政策工具那样需要得到成员国一致同意。
“政治”网站称,近年来,欧盟发现自己经常受到竞争对手的强硬策略摆布,“这些对手利用欧盟内部的分歧对其分而治之”。报道举出了多个例子,如中国曾威胁不购买某个欧盟国家的产品,美国政府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欧洲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但报道称,最让欧盟官员感到愤怒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重启对伊朗制裁后,威胁制裁与德黑兰打交道的欧盟公司,阻止欧洲与伊朗重建关系的尝试。“当时,几位欧洲外交官认为,反胁迫工具的部分功能应该是阻止美国对欧盟外交政策的支配。”
但彭博社、英国《金融时报》7日均报道称,该法规在欧盟内部遭到质疑,被认为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瑞典政府提交的意见称,它不认为问题严重到如此地步,称“欧盟的政策对我们的公司很有帮助,但我们不应该冒险破坏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金融时报》称,据外交官称,瑞典、捷克和爱沙尼亚都对该方案的必要性提出质疑,而芬兰和意大利则持怀疑态度。日本已经公开对欧盟该政策表示反对,美国也表达了担忧。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