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上下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重中之重
来源:贵州日报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贵州今年以来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推进产业大招商,引进项目增加投资,取得积极成效,不断夯实工业“底盘”。
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强化产业功能定位,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产出效益,使各类开发区真正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
编制项目:精准招大引强
7月签约注册成立的织金九鼎科技有限公司,是织金经济开发区从四川省引进的企业,总投资2.1亿元,主要从事酒类包装材料全产业生产,产品涵盖酒瓶、瓶盖、桶盒等酒类包装材料。
目前,织金九鼎科技公司已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安装桶盒生产线12条,启动5条生产线近100名员工生产技术培训,累计产出酒盒超6万件。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建成后用工将达1000人以上,年产值将实现2亿元以上。
缺什么,引什么。毕节市今年以来将工业招商作为突破口,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深入开展盘活存量空置厂房招商、主导产业招商、制造业招商“三大行动”。全市各园区围绕打造1至2个主导产业和1个特色产业,采取园区党政领导带头、“专班+小分队”等招商方式,确保园区50%以上干部“走出去”招商。
在贵州经济智库核心专家、经济学教授陈正源看来,园区招商是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主战场,要坚持以项目为王,结合产业链招商需求,编制一批招商项目,千方百计推进产业招商,大力提升项目入园率,争取引进更多优强企业和优质项目。
遵义市按月建立“策划筛选一批、对接一批、储备一批、在谈一批、签约一批”招商台账,截至目前,共收集编制项目1850个,投资总额7019.67亿元,在省级平台《贵州省招商项目管理系统》上发布了703个,投资额2109.40亿元。
今年以来,全省各园区结合产业链招商需求,紧紧围绕现有企业强链需求、重点产业缺链环节和目标企业投资重点,有针对性地策划编制一批要素完备的产业链招商项目3318个,并及时公开发布,吸引一批企业投资考察。
培育产业:激发园区活力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省丹斯迪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干净整洁、排列有序的设备组成了崭新的自动化电池装配生产线。在电脑智能系统的操控之下,卷芯入壳、电池注液、清洗涂油等工序很快完成,最后将锂电池装箱输送出去。
贵州省丹斯迪电池有限公司投资方为东莞市丹斯迪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已投入试生产。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实现外贸出口额3000万元美元,年实际缴纳税500万元,解决就业700人左右。
作为贵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地,今年以来,大龙经济开发区围绕首位产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针对性补链强链,着力招大引强,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厚植工业发展新优势。前三季度,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8个,其中新引进工业企业17家。
在黔西南州,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与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158亿元建设占地1100亩的高端玻璃产业园。
六盘水则在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及经济特色产业园区确定首位产业9条、潜力产业14条。截至目前,全市工业园区签订产业合同项目42个,合同投资共125.6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23亿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园区共引进产业项目4636个,其中园区工业项目1928个。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日前召开的全省三季度园区招商工作调度会提出,下一步,全省各级投促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统筹、服务、调度,对各园区的首位产业、主导产业、重点产业进行分析,为招商引资提供明晰的招商方向。
用好平台:推进招商攻坚
10月14日至15日,2021正和岛(贵州)创变者年会暨产业兴黔大会在贵阳举办。贵州通过本次大会与正和岛企业达成合作项目90个,合同投资总额417.87亿元,涉及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能源等产业。
“贵州正和岛还将继续发挥企业家当贵州招商大使这一优势,让更多企业家了解贵州营商环境、产业政策,投资贵州、落户贵州。”中勘集团董事长、贵州正和岛主席胡正森说。
今年以来,全省各园区借助西洽会、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苏商入黔、浙商入黔、正和岛等省内外大型展会平台,以工业为重点,结合各自主导产业、首位产业、集群产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精准招商活动。
除了线下精准对接,贵州还充分运用贵州大数据发展优势,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利用线上平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9月,“一码投贵州”小程序正式发布。“一码投贵州”整合了贵州省重点产业链招商资源,让企业可以快速便捷获取海量外部投资线索和信息,并按照产业链分发给各地市州和园区的招商人员,实现动态化、精准化、实时化招商引流。
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表示,贵州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省抓‘1+8’、市抓省级园区、县抓产业聚集区”的工作格局,利用好省内外大型展会平台资源,强化园区招商,做大企业总量、做高企业质量、盘活企业存量,积极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奋力实现产业大招商新突破,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确保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