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谁在颤抖?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一再炒作,称中国在今年夏天进行了“高超音速导弹试验”,并声称中国展示的全新武器能力,令美国五角大楼和情报部门“震惊”。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被问及是否担心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时,也给出了肯定的回复。对于英国媒体提到的这次“试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相关试验只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那么,为何最近西方国家频频发声,炒作中国进行所谓“高超音速导弹试验”?中国进行的这次航天器试验,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就相关话题,军事观察员曹卫东带来他的解读。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主持人: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将我国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炒作成“高超音速导弹试验”?
曹卫东:
第一,西方国家可能混淆了两种试验。高超音速导弹主要指的是战略导弹,而且它通常有三个飞行阶段。初段,导弹要从地面上飞出大气层;到了中段时,导弹飞行速度很快,达到高超音速;最后再重返大气层。航天器飞行初段与导弹飞行初段的特点相似,所以,可能被他们混淆。第二,也可能是有些人恶意炒作。西方国家故意把我国进行的民用航天器试验,说成是“高超音速导弹试验”,指责中国在试验军事用途的导弹,并且炒作我国的相关试验不公开、不透明。
主持人:此前,美国媒体还将甘肃玉门的风力发电基座,炒作成“导弹发射井”,美国高官甚至还危言耸听担忧是“中国核武库”。更早之前,美国还将福建土楼当成“导弹发射井”进行炒作。美国这些西方国家为什么总是喜欢拿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说事儿,成了“谣言制造机”?
曹卫东:
美国主要是想夸大中国的核武器数量。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有效地保卫自己的安全,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垄断,而美国现在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至少占了世界核武器数量的一半。美国的核武器数量这么多,却又想限制中国发展核武器,所以,就无中生有,把中国原本用于自卫的核武器,放大成进攻性的核武器,企图把中国拖进“笼子”里关起来。而它的这种企图一旦成功,美国就能在核武器上形成绝对优势。
资料图:“先锋”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画面(环球网)
主持人:英国媒体把航天器试验炒作成“高超音速导弹试验”,称中国的这种“导弹”可以突破现有的任何导弹防御体系,并声称中国展示的全新武器能力,令美国五角大楼和情报部门“震惊”。您分析,西方国家为什么如此紧张?
曹卫东:
西方国家之所以感到如此紧张,是因为高超音速导弹的精确制导能力和有效突防能力非常强,西方感到害怕。目前,只有美国有全球弹道导弹防御体系,而高超音速导弹可以突破美国的全球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俄罗斯在成功试验了20倍音速的“先锋”导弹之后告诫美国,美国的全球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在高超音速导弹面前,就是一层窗户纸,不堪一击。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公布的10月20日三次高超音速测试发射图(环球网)
主持人:一方面,美国担心其他国家拥有高超音速武器;另一方面,美国自己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方面一刻也没有放松。据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10月21日,美国国防部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发项目遇到了挫折——运载高超音速武器的助推火箭测试失败。当天进行的这场测试,旨在验证五角大楼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某些方面的性能。您怎么看美国在研发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奉行的“双重标准”?
曹卫东:
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最初是从美国开始的。因为美国有一个构想,要在“一小时打遍全球”,而这只有高超音速武器才能做到。不过美国的X-51等一些高超音速武器试验都没有成功,所以,美国并不是最先掌握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俄罗斯虽然比美国研发高超音速导弹的时间晚,但是研发的成果和装备的速度都优于美国。比如,俄罗斯研发的从飞机上发射的“匕首”导弹,可以达到15倍音速;从陆地上发射的“先锋”导弹,可以达到20倍音速;从海上发射的“锆石”导弹,也可以达到7倍以上的音速。事实上,高超音速导弹对中国而言,是一种防御性的武器,而不是进攻性的武器。因为,中国并没有美国的这种所谓“一小时打遍全球”的设想。以前,美国的武器装备,往往要比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先进一代到两代。现在,美国有些做不到的事情,俄罗斯却已经做到了。
主持人:对于我国进行的这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还有西方媒体声称中国试验的是“反卫星武器”。反卫星武器、高超音速导弹和我们试验的航天器,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曹卫东:
反卫星武器、高超音速导弹和我们试验的航天器是三种不同的平台。反卫星武器比较多,比如空天飞行器、激光武器,或者直接发射导弹对太空中的卫星进行硬摧毁,反卫星武器的特点是要打到大气层外的。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达到了5倍以上音速,主要是打击大气层以内的目标。一般来说,导弹发射出去以后,它的推进器就毁掉了,而我们现在试验的航天器是要重复使用的,像一级火箭是要返回大气层的。
资料图:“猎鹰重型”火箭发射画面(环球网)
主持人: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世界上有多家公司都开展了类似试验。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的难点是什么?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多吗?
曹卫东:
火箭在飞行初段,要把有效载荷送出大气层,需要克服地球引力。但要让发射出去的火箭再返回地球,就要利用地球引力。本来,火箭发射的时候火焰是朝地球这个方向喷的,返回的时候正好相反,头尾相互调整了,怎样把火箭的喷射口作为引导头,让火箭回到着陆场上,这是一个难点。一般的国家可以把火箭发射出去,但是火箭返回的时候就没办法控制了,火箭只能自由落体了。所以说,掌握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技术是非常困难的,美国的“猎鹰-9号”最先实现了可重复使用。目前可能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国家还不能有效地掌握这样的技术。
资料图: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
主持人: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对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会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曹卫东:
如果,我们国家掌握了这一技术,可以大大地降低探空成本,缩短火箭发射周期。一级火箭造价是最高的,大约占整个航天器发射成本的60%。如果,我国的一级火箭能够重复使用一次,那么,发射成本就可以降低50%到60%,像“猎鹰-9号”是计划重复使用十次。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与其说美国在关注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发展,不如说美国更担忧中国的空间站建设。您对这一观点怎么看?
曹卫东:
美国是想遏制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无论是GPS系统,还是载人空间站建设等技术,美国对中国都是封锁的,对中国参与相关项目是阻挠的。现在,美国看到中国独立自主研发并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深空探测技术之后,美国认为它垄断太空的企图无法实现了。所以,美国就怀着酸楚的心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
记者:胡铖铖
微博前情提要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