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究还原广州疫情“1号病例”就诊现场发现气溶胶“跨楼”传播
没有面对面接触,新冠病毒也可能造成传播,甚至是在跨楼的环境之下。
近期,我国疾控研究人员对今年5月广州疫情的“1号病例”就诊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在实地开展实验,证实了新冠气溶胶在握手楼“跨楼”传播的可能性。
研究指出,隔离病房和医院常规门诊区之间应保持足够的空间。此外,由于集中隔离和家庭隔离,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风险在广州许多握手楼中存在。
发热门诊楼与常规门诊楼的内外格局。图源:论文资料
院内模拟气溶胶释放发现跨楼传播路线
广东疫情究竟如何从境外泄入国内,一直没有定论。近期,中疾控、广东疾控等研究人员的一项调查或提供了思路。他们发现,1号病例就诊区域位于两栋握手楼中的一栋,气溶胶有可能从隔壁发热门诊楼流入。此前,气溶胶传播一般被视为发生在密闭空间内的病房、卫生间、电梯等场所。
该研究分析了5月份广州疫情“1号病例”(index case,专业称之为指示病例,指一起暴发疫情中符合病例定义,被卫生机构最早发现和报告的病例)的感染,并在1号病例就诊的医院进行了调查和实地实验。
论文中透露,1号病例和一名之后也确定阳性的密接者,曾在同一家医院的两栋不同建筑物同时停留。两栋建筑物分别是发热门诊大楼和对面的常规门诊大楼,两楼距离只有50厘米左右,非常靠近,由于外部天花板的结构,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广州疫情中被官方首个通报的病例,是75岁的郭某。郭某没有境外旅居史,发病前14天一直在广州生活,主要活动轨迹在家附近。官方通报称,郭某自述从5月18日开始出现咽痛、低热等症状,5月20日前往荔湾区中心医院就诊,当日经发热门诊排查为疑似阳性,次日转至定点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郭某曾被初步判断为境外输入关联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不排除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而一名参与该研究的专家证实,在中医诊室就诊的正是郭某。隔壁楼的密接者,则是一位境外输入感染者的密接,当时在荔湾中心医院发热门诊留观。流调与病毒测序提示,两人病毒基因高度同源,有时间和空间交叉,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之后,研究人员利用与新冠假病毒空气动力学特征相似的荧光微球,在现场进行气溶胶扩散模拟实验。
研究人员在密接者所在病房内,模拟感染者1-1.5小时的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排出荧光微球,每10分钟在6个监测点进行监测,采集沉降样品。结果表明,隔离病房——走廊——中医诊室可以得到完整的气溶胶传播链。
其中,当空调、门窗都打开时,荧光微球很快扩散到诊室;只要空调打开,即使门窗关闭,隔离病房内的气流也会循环,走廊和诊室内的颗粒浓度也会缓慢上升。一旦打开门,走廊中的颗粒可能在5分钟内上升到最高浓度,一旦窗户打开,即使门关闭,诊室中的颗粒浓度也会迅速显著变化。
不过,研究也指出,无法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真实的新冠病毒,因此病毒气溶胶无法正确量化。也无法还原“1号病例”在院时的气象条件,因此分析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气溶胶传播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曾介绍,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飘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均指出,包括SARS、MERS、流感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毒均可经气溶胶途径进行传播。在我国最新的新冠防控指南中也提到,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有研究表明,病毒可在气溶胶中存活一定时间,具有感染能力,可到达靶组织并引起感染。在实验室条件下,新冠病毒可在气溶胶中存活超过16小时。
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气溶胶在多种环境或场所中传播,如餐厅内、唱诗班、公寓间和公共汽车等。
医院通风应符合哪些要求?
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发热门诊及留观病室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应独立运行。规范设置管理通风口。
对于接受诊疗措施时需患者摘除口罩的科室/部门(如鼻/咽拭子采集、口腔诊疗、支气管镜或上消化道内镜诊疗等),要求诊室通风良好,必要时采取机械通风或动态空气消毒措施。
上述广东握手楼的研究指出,隔离病房和医院常规门诊区之间应保持足够的空间,还应检查隔离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布局,隔离区的消毒工作需要加强。
研究还提出,由于集中隔离和家庭隔离,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风险在广州许多握手楼中存在。
哪些场所气溶胶风险大?如何防护?
根据综述文章Aeroso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Evidence, Prevention and Control,当感染者在场时,密闭、拥挤和通风不良的环境可能提高病毒气溶胶传播风险。
风险程度等级为高的场所包括医疗机构、实验室,暴露情况为经常产生气溶胶的封闭环境如ICU、病房、手术室及开展病毒检测和相关研究工作的实验环境,重点人群为医护人员、病人、采样人员和实验室专业人员。
相关人员应佩戴符合安全标准和需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医用或N95口罩、防水防护服等);使用紫外线系统、电离装置或空气过滤装置(HEPA)净化空气;避免病人、探视者或其他工作人员无故接触到病毒相关物;减少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病人接触等。
公共交通工具、军舰、公共卫生间(如:酒店、商场、街市、医院等)的风险等级为中。暴露环境为封闭和拥挤的环境(如:地铁、飞机、巴士、火车、航空母舰等)或军舰,重点人群为乘客、驾驶员、士兵、使用卫生间者。
防护举措包括佩戴口罩、增加自然或机械通风、减少使用中央空调、马桶冲水时盖好马桶盖等。
风险程度为中低的场所,包括人员集中的密闭或半密闭场所(如:商场、酒吧、餐厅、俱乐部、酒店、银行、会议室、电影院等)、办公场所、住宅卫生间、共同生活人群(如:监狱、军营、教堂等)、相对弱势的共同生活人群(如: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流动人口(如乞丐、拾荒者、贫民窟居住者等),重点人群为这些场所中的顾客、工作人员、家庭成员、囚犯、军人、信徒、儿童或老年人、健康状况欠佳的贫困人口。
防护举措包括佩戴口罩、减少社交活动、避免在拥挤和通风不良的空间聚集、人员过多时进行限流、减少现场会议、交谈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增加援助和资助机会(保证生活基本品补给,如有条件补充营养)等。
新京报记者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