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区周边道路“尘土残存量”每平方米不得超15克

日期:07-13
医务人员北京市

原标题:北京居住区周边道路“尘土残存量”每平方米不得超15克

新京报快讯(记者陈琳)北京居住区周边车道上的“尘土残存量”有了新要求,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5克。

7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45项地方标准近日公布,其中,首次制定标准30项,修订标准15项。

为做好2022年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和《街巷环境卫生质量要求》两项新版标准将于今年10月起同时实施。记者注意到,两项标准同时提到了“路面尘土残存量”这个指标。

城市道路分三个清扫保洁等级,居住区周边定为“二级”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为修订标准,作为落实《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行动计划》关于“强化道路扬尘管控”的重点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的等级划分、作业要求、作业信息、质量要求和质量检查等内容,有利于提高城市道路洁净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按照标准要求,城市道路被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三个清扫保洁等级。其中,主要交通场站周边,大型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公共场所周边,历史文化保护区等道路的清扫保洁等级都被列为“一级”,要求“路面尘土残存量”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克;居住区周边等道路则在清扫保洁等级方面被定为“二级”,“路面尘土残存量”每平方米不超过15克。“三级”道路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0克。

路面尘土残存量如何测?需要由2名以上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组成检查组来实施。检测要在无雨雪、路面干燥、风力不超过4级和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0%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工作人员要用干式吸尘器,将路面尘土吸取,然后称量尘土重量。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道路清扫影响交通,标准要求城市道路清扫必须“错峰”完成。其中,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应在每日6时30分前完成人工清扫作业;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应在每日7时30分前完成人工清扫作业。

医务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时应控制时间

制定《医务人员传染病个人防护技术规范》,是国内首个针对传染病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技术的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护基本要求、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内容。标准实施后有利于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提供指导,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生命安全。

其中个人防护用品选择部分规定了医务人员防护等级应与感染风险等级相对应,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明确了常见传染病不同诊疗情景下个人防护等级,并规定医务人员应根据防护等级选择个人防护用品。

标准要求,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应设置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清洁通道、污染通道,每个区之间宜设置缓冲间;医务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时,应控制工作时间,避免因热负荷或缺氧等引起的身体健康损害;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确诊患者时,个人防护用品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连续使用,不同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医务人员对每位疑似患者进行诊疗操作后,都应更换和患者直接接触或可疑污染的个人防护用品。

汽柴油环保技术要求严于国家标准和欧洲标准

修订《车用汽油环保技术要求》《车用柴油环保技术要求》,从源头上减少移动源排放污染。本次修订在汽油方面加严了烯烃含量、芳烃含量、馏程各点温度限值,有利于减少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排放;增加了氯、硅等物质的含量限值,有利于杜绝有害物质添加。在柴油方面,加严了多环芳烃含量、馏程各点温度限值,有利于减少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增加了“不得加入卤素、含硅、含磷化合物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物或污染物”的要求,有利于杜绝有害物质添加。

修订后的标准全面严于国家标准、日本标准和欧洲标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标准实施后,汽油车颗粒物排放可下降20%-30%,碳氢化合物下降10%-15%,一氧化碳下降6%-10%。柴油车颗粒物排放可下降20%,氮氧化物下降10%。

此外,制定《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企事业单位碳中和实施指南》《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有利于支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2035年碳排放持续下降、在全国率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新京报记者陈琳

责任编辑:刘光博

新冠三度流行,登革热等传染病时有输入,瑞丽如何守好边关? 民航局对三个航班分别实施熔断、快速熔断措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