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齐玫:修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更好支持民间博物馆

日期:03-09
文物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齐玫:修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更好支持民间博物馆

新京报讯(记者张畅)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带来的一个议案是,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给予民间博物馆更有力的支持。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建立文化强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简言之就是要充分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符合人们的兴趣爱好,这就为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

齐玫援引了国家文物局的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有5535家,截至2020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到1224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比例达到22.1%。其中一级博物馆204家、二级博物馆455家、三级博物馆565家。“以上数据显示,大部分博物馆未入级,入级的博物馆占少数,而且,三级博物馆占较大份额,说明大部分博物馆在硬件及软件构成上还存在不足,特别是作为衡量博物馆水平的硬性指标之一,馆藏文物数量差距还较大。另外,仅从博物馆数量指标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还存在差距。”

全国5535家博物馆中,非国有博物馆约为1710家,仅占30%多,说明民间博物馆的比重还是偏低。

齐玫认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不能单靠政府,而要靠全社会一起努力,当前民间藏家的规模和影响都越来越大,他们收藏的文物数量庞大,其中一些文物非常珍贵,有些藏家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也希望祖辈传下来的文物传承永续。“这些民间藏家苦于没有相关机构的支撑,特别是没有展示的空间。因此,迫切希望与政府合作,在筹建民间博物馆的道路上,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齐玫表示,这些民间博物馆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场所问题,一般都要经过一系列审批步骤,还要自己找场所。据此,她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修改,增加:“对于民间筹建公共文化设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采取出租等方式,有偿为其提供必要的、适宜的场所”的内容。

齐玫还十分关注博物馆数字化的问题。“去年我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在顶层设计上能有个相关的专门规划,确保数字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以问题为导向。这方面工作现在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数字化采集存在资金缺口,采集没有全国统一标准等,这些也是需要解决的。”

新京报记者张畅

日媒议“中国最新外交政策宣示”:中方为拜登对华政策划出红线 积极建言资政 展现使命担当 住鲁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和大会发言122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