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强化监督检查为打造国际创新名城提供保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300家,创新能力在科技部报告中位列全国城市第四,营商环境走在同类城市前列,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在GDP超万亿元城市中稳居前列,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进入全国十强……”这是2020年南京市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特大城市,南京市近年来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抓住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发力点。在此过程中,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当地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政策落地
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去年以来,从江苏省到南京市,均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突出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是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政府专项资金在产业提档升级、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要加强资金监管,防止跑冒滴漏。”前不久,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对驻在部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嵌入式”监督。通过专项审计、信息比对发现,当地一家企业存在重复申报“自动化仓库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的情况。
经调查,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把关和审查不严不实,“专项资金管发不管用”,从而使得该企业重复申领92万元专项资金。针对这一问题,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责成驻在部门立即追回该笔专项资金,并对相关工作人员启动追责程序。同时督促驻在部门举一反三,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目前已累计收回不符合申领和使用要求的各类专项资金约300万元。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2020年以来,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扛起政治担当,聚焦“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落实情况,以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四新”(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行动等,在全市部署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监督,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落实好“坚定不移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要求,南京市江宁区着力打造“千亿级滨江先进制造业新高地”,让生态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推动发展动能转换。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纪工委结合园区目标定位,从创新政策落实、项目招商推进、资金配套管理等方面强化监督,重点围绕优惠政策落地、减税降费实施、扶持资金发放等开展监督检查10余次,对惠企措施落实不到位、奖补资金发放不及时的职能单位责任人开展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共主动约谈6人次、谈话提醒4人次。
在区纪工委的推动下,园区对外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增强,先后成功引进中兴通讯、LG化学锂电池等一批百亿级智能制造、绿色新能源项目。2020年,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增幅197%。
排查风险隐患加强权力监管
南京是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科技创新是这座城市的引擎。2020年11月25日,第五届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化合作发展大会在南京未来科技城举行。大会期间共签约重大项目10个,揭牌项目7个,总投资额约100亿元。
“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我们更加突出对于经济质量提升、持续健康发展的‘再监督’。”南京未来科技城纪工委负责人表示,本次大会自筹备阶段起,纪工委就采取“重点检查+靠前监督”的方式,做好活动各项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坚持关口前移,围绕园区招商引资工作,靠前监督商务接待审批、经费使用审核等事项,推动园企良性发展;围绕园区未来网络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在科技招商、人才扶持政策落实上加大监督力度,为园区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找准定位,从严从实履行监督职责,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加强权力监管,为创新名城建设注入廉洁内涵,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环境。
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揭牌成立一年多来,江北新区纪检监察机关通过精准高效监督,把方向、促规范、保发展,制定《为支持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新区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围绕片区建设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加强对片区“1+9”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服务保障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助力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江北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还借力科技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提升监督实效,破解随着行政审批职权下放带来的监管难题,压缩腐败滋生空间。江北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积极探索政府性投资及重大工程项目廉洁建设方式,通过与项目参建单位签订廉洁共建协议、聘请重大项目特邀监督员、筹建数字廉政平台等方式,‘人工+科技’监督并举,把工程项目廉政风险‘晒’在阳光下,‘堵’在源头前。”
规范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
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南京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一招,不断提升开放合作的内涵层次。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监督,督促职能部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在招投标领域,从项目立项、招标代理、现场施工、工程款支付等环节,都存在诸多隐性腐败问题。”去年2月,南京市委、市纪委在全市部署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通过深挖细查,高淳区城乡建设局杨亦辉、区交通局张阎等4名公职人员先后被查处。高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起贪腐窝串案涉及提前透露项目建设信息、串通投标、利用评标权谋利等问题,揭示出了招投标领域暗藏的一条腐败利益链。市纪委监委一方面深化拓展案件查办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认真对照检查,梳理风险隐患,堵塞制度漏洞,坚决清理整顿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另一方面,将查处的招投标领域腐败窝串案拍成警示教育片,面向全市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政商交往中做到清正廉洁。
政商交往既要“清”,又要“亲”。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推动相关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市纪委监委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创新审批服务手段,加大力度推行线上办理、不见面审批。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推进“放管服”工作要求,助力“宁满意”工程和“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办理、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将出让用地涉及的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用地预审、土地勘测定界进行“四合一”办理。申请材料从改革前的20多件缩减至5件,办理时间缩短至12个工作日。
建邺区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开展规范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聚焦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等方面的“绊脚石”和“中梗阻”,及时跟进监督。
高淳区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巡察期间,专项巡察组通过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全区涉及营商环境的牵头(责任)部门、开发区等77家单位,走访企业147家、访谈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190名,实现全区开发区规上企业走访全覆盖,并重点走访调研了商贸、建筑类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单位。
巡察过程中,针对部分企业反映政府部门检查频次过高、多头执法,惠企政策缺少集中公开平台,服务企业不够深入等问题,高淳区委巡察机构督促区营商办发挥牵头作用,建立长效制度,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去年4月,区营商办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出台《高淳区营商环境“六项承诺”实施细则》,围绕政务服务等方面,向社会公开“六项承诺”,以承诺践行规范,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效能,给企业在高淳投资兴业增添信心。截至目前,该区专项巡察反馈的2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52条整改措施已全部落实到位,建立了12项制度,形成了6项机制。
中央商务区是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的核心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建设自贸区的迫切需要。去年以来,中央商务区纪工委聚焦“关键少数”,强化日常监督,抓实常态化监督,重点督促党工委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结合中央商务区的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别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研究制定行为规范,对服务行为、岗位规范、涉企活动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从制度层面保障中央商务区健康发展和自贸区建设。(本报通讯员翁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