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物语㉔ 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日期:10-05

原标题:京华物语㉔|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传统的隆福寺商业,是典型的老北京时代的平民市场,热闹、嘈杂、人头攒动、叫卖吆喝,不整洁不卫生不美观,是从早先的“庙市”转化而来的市民市场。

说到集市商业,必然要了解老北京的人口规模。清末民初,北京的人口达到何种规模,清朝没有官方统计,只有几位西方学者做过估测。我一直困惑他们的依据为何。但以西人的科学精神,并非离谱。其中法国地理学家夏之时估测在六十万至八十万,这个数字最接近民国初期的统计数字。据1916年的官方统计,当时北京的人口为801136人,这只是内外城的人口,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三环以内,如果加上郊区二十万左右的人口,民国初期北京人口已经达到一百万。

一百万人口的城市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堪称大型城市,但整体延续的生活方式依旧是明清以来的传统模式。商业以小型店铺、专业经营为主,综合类各色百货大卖场就是庙会、集市。

以下内容节选自《北京的隐秘角落》,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京华物语㉔  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北京的隐秘角落》,陆波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2018年1月。

原作者|陆波

摘编|李夏恩

庙市:老北京的繁华元气

庙会起源于信众聚集寺庙进香,唐朝既已兴起,称为“庙市”,起初以宗教活动为主,也是寺院招揽信众扩大信众规模的方式。人们聚集在一起,在寺院的引领下,开展一系列法事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梵呗、举行仪式等,这便是庙会的雏形。因为信众的聚集,小商贩便聚拢过来摆摊赚钱,渐渐地,但凡庙里有宗教活动,庙外商贩就过来经营,形成了“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商业集市及庆祝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场所,春节期间为甚。

老北京有五大庙会,其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延续到民国甚至到20世纪60年代。五大寺庙分别是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花市火神庙、隆福寺。只是越到后期,寺庙衰败,宗教色彩日趋淡化,而商业交易成为主流。

今天,上述五个地点,除了白塔寺还有原妙应寺白塔巍峨矗立,花市火神庙尚遗留少许殿堂,其他寺院的建筑已不复存在。

京华物语㉔  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隆福寺万善正觉殿藻井,其雕刻繁复、富丽绚烂,海内闻名为国家瑰宝。现藏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护国寺原名崇国北寺,也就是与“东庙”隆福寺对应的“西庙”,两者有一定相似度。今天护国寺之寺院了无踪迹,但依然是比较繁华热闹且以小吃见长的商业街。过去护国寺庙会亦颇具规模,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护国寺庙会上“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不仅内容繁多,且有颇上档次的东西,常常吸引城内有钱人家前来挑选。

白塔寺,又被称为妙应寺,位于阜成门内大街北侧,元朝忽必烈在辽代舍利塔遗址建“大圣寿万安寺”,并在寺中心建一座白塔

(现存)

。明朝重建,改名为妙应寺。白塔寺庙会和护国寺庙会离得非常近,所售商品有同质性,但其有特色的是碗和花草。白塔寺庙会一直延续到1960年。

京华物语㉔  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1920年代的隆福寺遛鸟人,当年的隆福寺庙市也是老北京著名的鸟市。

土地庙,位于宣武门外下斜街,如今在宣武医院范围内。当年土地庙庙会的规模很大,每月逢三开市,农副产品、百货、饮食等琳琅满目,以售卖鸡毛掸子出名。

花市火神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花市大街113号,是一个大型的人造花专业市场。火神庙,大号“敕建火德真君庙”,现为文物保护单位。此庙始建于明代,因集市以售卖假花、头饰等闻名,故称“花市”,以闺阁女子为消费对象。据清人震钧所著《天咫偶闻》中载,花市“每逢四有市,其北四条胡同,则皆闺阁装饰所需”。民国后这个市场衰落了。

这五大庙会最富传奇色彩的当属隆福寺庙会,因为地处东城东四牌楼之西,距离外埠进京货运的集散地朝阳门很近,有些货品可直接运来销售。它在城市中心位置,离皇城最近,权贵聚居,繁华自不必说,历来都是与“西庙”护国寺齐名甚至更为出彩,民俗史学者历来将隆福寺庙会列为京城五大庙会之首

(“诸市之冠”)

。清嘉庆二十二年

(1817)

得硕亭所著《京都竹枝词》

(又名《草珠一串》)

载:“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销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这样的销售额,是那个时代京城繁荣商业的缩影。

隆福寺:庙市的“旺地”

庙大,信众聚集,香火旺。首先,隆福寺作为佛教寺院就非比寻常,它始建于明景泰三年

(1452)

,次年落成。景泰皇帝原本要到寺院看看,身边有人上疏说是“不可事夷狄之鬼”,“不可临非圣之地”,因为此寺院的特别之处是番

(喇嘛)

、禅

(和尚)

同住,景泰皇帝就没有驾临。

该寺到清雍正元年

(1723)

重修,在清朝称“大隆福寺”,雍正御制隆福寺碑文,乾隆御书二匾额,名“法镜心宗”“常乐我净”。这时它已成为纯粹的喇嘛寺,也是朝廷的香火院。寺院三世佛、三大士分别在大殿第二层和第三层。第四层,则左殿藏经,右殿转轮,中经毗卢殿,至第五层,乃大法堂。毗卢殿穹窿上的藻井精美绝伦,用色艳丽大胆,描绘的是天龙八部及华藏界,顶部蟠龙呼之欲出,艺术造诣和价值令人叹为观止。万幸的是这幅藻井拜唐山地震之赐,在1976年大殿成为危房之时,被有识之士拆下来运走,一堆散件放在黄寺喇嘛庙厕所边十五年,直到1991年在先农坛太岁殿里将散件修复,成为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这幅藻井是隆福寺唯一的存世遗产。

京华物语㉔  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隆福寺市场上看拉洋片的游人。

因为地处京华繁荣的城市中心,庙里的香火十分兴旺。每旬九、十有庙会,游人如鲫,附近王府居住的人、东交民巷一带的外国人、普通市民和近郊农民都来赶庙会,摊贩为多赚钱,九、十两天之后依旧舍不得撤摊,继续营业一两天。这样隆福寺庙会就由每旬两天变为九、十和下一旬的一、二,共四天,而一个月三旬便有十二天有庙会。这是张中行先生1936年在《北平的庙会》里记录的。有些记载说是每月初一、初二和初九、初十开市,这是错误的,不是每月四天,而是每旬四天。

《日下旧闻考》引用《大清一统志》,记载着“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为庙市之冠”。清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云:

九、十开东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一大市会也。

可见清朝隆福寺庙会还真是每月初九、初十开,到民国后才开庙更频繁。

隆福寺庙会上不仅日用百货齐全,也不乏珠宝玉器、文玩古董,证明北京城“东富西贵”的说法不虚,有破落户出售家里老底儿,自有实力买家接单。

隆福寺离明清两朝的贡院

(今建国门)

不远,全国赶考举子愿意住在附近,文人书墨香,这里便自然形成几十家书肆,珍本、孤本也不稀奇,市井烟火与翰墨文存相映成趣。民国时期,位于沙滩的北京大学与此地更是近在咫尺,胡适就对大学生们说,没事去隆福寺走走,那里的书肆老板可并不一定比大学生知道的少呢。

隆福寺庙会另一大特色就是小吃,这也是后来主要的传承。小吃品种繁多,想吃什么都能找到。到底都有些啥美食呢?文字的记述不免苍白,我们可以听听相声女艺人荷花女

(吉文贞)

1942年演唱的《饽饽阵》唱片,仿佛置身那热气腾腾的街档食肆,炉火正旺,白气弥漫,约上好友围炉而站,饱享口福。录这段太平歌词时吉文贞只有十六岁,京津腔调的大贯口炒豆子一般,干脆利落,音色成熟大方。两年后她在十八岁的妙龄之季香消玉殒,留下这份资料,包罗了京津乃至华北地区面食点心:烧麦、肉饼、锅盔、发面火烧、吊炉烧饼、荞面饼、核桃酥、到口酥、薄松饼、厚松饼、鸡油饼、枣花儿、耷拉饼、油糕、芙蓉糕、槽子糕、沙琪玛、黄杠子饽饽、麻花、茶汤面、螺丝转、豆花糕、豌豆黄、煎饼裹大葱、江米条、糖耳朵、蜜麻花、烫面饺儿、奶卷儿、鸡蛋卷儿、薄脆,等等。

京华物语㉔  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1930年代在隆福寺庙市上品尝小吃的游人。

北方人称这些面食为“饽饽”,今天这个词生僻了,但它的市民气息与繁复多样的民间巧作令人着迷。

隆福寺小吃摊上卖的还有北京特有小吃,如灌肠、扒糕、凉粉、油面茶、卷果、艾窝窝、芸豆卷、奶油炸糕、糖火烧、姜汁排叉、驴打滚、豌豆黄、象鼻子糕、馓子麻花、麻团、焦圈、门钉肉饼、杂碎汤、卤煮、爆肚、炒疙瘩、炒肝、豆汁等各种,在今天的京城依旧盛行。据说当年有一种“喇嘛豆汁”非常出名。喇嘛是指隆福寺本庙的郗德拉喇嘛,据说他的豆汁漂得干净,发酵得正好,所配卖的焦圈、芝麻酱烧饼香酥焦脆,小咸菜干干净净,拿玻璃罩罩着,卫生又好吃,搭上是喇嘛亲做便有佛沐福泽,在庙会上总是大受欢迎。不过,我推测“郗德拉”不是喇嘛尊号。一是这不太符合僧人法号制式,且喇嘛也不会保留俗家“郗”姓。二是难保有人吆喝:吃完干的来点儿“稀的啦”。所以“郗德拉”是不是“稀的啦”讹传而来?此名今后如果作为豆汁品牌倒是蛮有味道。

落寞与繁华:属于老百姓的“隆福寺”

清末民初隆福寺已年久失修,大殿颓败,破烂的寺庙房屋多数放出去收租,以养活出家人。今天隆福寺商业再复萧条,近二十年来靠隆福寺小吃店勉力支撑,但小吃盛景已移步至“西庙”护国寺,北京人馋小吃了,还是去护国寺“锦芳”这等老店,那里不分钟点总是人头攒动找不到座位。

隆福寺虽殿宇已经破旧年久失修,大清国早没了还把它当香火院的心气,民间也无大施主肯施财重建,僧人们为了维持便将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火钱。由于西大殿相对完整,那些小吃摊便集中在西大殿,一些卖汤汤水水的,如茶汤、油炒面、豆汁、杏仁茶等流食,还会摆个座位,桌上铺着桌布,挂着招牌白布帘,透着干净。好多老北京不为买东西,嘴馋了,就过来殿里吃点喝点,坐下来看着人来人往,你呼我叫,热闹,过瘾。

1949年后,“庙会”的说法就不成立了。但这一带依然是商业中心,僧人被赶走,大殿成了储物仓库,空地上搭起四个售货大棚,除原有摊商,还从德胜门小市、东单市场招商千余户,被称作“东四人民市场”。

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东四人民市场成为国营商场。经过了1964年、1972年和1975年三次翻建,建成四层楼的综合性商场。商场职工一千六百余人,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成为当时京城有名的四大商场之一。商场的基址就是隆福寺建筑群,逐建逐拆。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这里又迎来了十年左右的繁华。改革开放伊始,个体经营的小店小摊鳞次栉比,街道拥挤,人潮涌动,休闲购物吃小吃,周末尤其热闹。个体户们去南方倒腾款式时尚的服装,挂满街道两旁。因为服装款式时髦新颖,在当时古旧沉闷的北京城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年轻的女孩子穿上倒儿爷们从南方趸来的花裙子,飘飘忽忽,伴着银铃笑语。

京华物语㉔  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2003年,首届隆福寺文化庙会举行。许多摊位摆出了众多古玩家具,隆福寺也是北京著名的古玩交易市场。

在我看来,每一段岁月应该有专属于每一段岁月的美好与光彩,不是但凡古老的、放任的破旧都能被标签上光鲜的神圣,那无疑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臆想,古老岁月里也有那么多的贫瘠苦痛,庙市也是乞丐成群。如果传承的是令市民愉悦、舒服的热闹氛围与气息,自然而轻松,便是真正传承了传统。

在一个平凡而嘈杂的市场中,找到随便安放身心的惬意,在风中站立于街角吃着炸灌肠,嚼着焦圈配豆汁,耳边掠过京腔京韵的大呼小叫,百姓的市场,应该如此自由自在。

原作者|陆波

摘编|李夏恩

编辑|王青

校对|陈荻雁

智能手表多数长得丑?它们在努力不向颜值低头 11月13日起韩国佩戴口罩义务化,未佩戴时最高罚款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