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图直击疫情高风险地区|核酸采样点医务工作者的日与夜
6月22日上午7时许,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内科的30名医护人员完成集结,乘坐大巴从城北赶赴城南,支援全国4个高风险地区之一——大兴区西红门镇,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6月22日,北京安贞医院,出发前,专家为前往大兴区西红门镇支援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医护人员讲解注意事项。
△6月22日,北京安贞医院,前往大兴区西红门镇支援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医护人员登车出发,同事为他们送行。
在西红门镇的金星村,采样从下午2点半开始,现场设置2个采样点位,约有200余人排队候检。采样现场地面有明确的一米线标志,有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
△6月22日,大兴区西红门镇金星村,村民有序排队领取核酸检测需要的容器。
△6月22日,大兴区西红门镇金星村核酸检测采样点,排队等待采样的人们。
△北京安贞医院的医护人员对村民进行核酸采样。
△医护人员对村民进行核酸采样。
△医护人员对村民进行核酸采样。
医务人员按照要求执行三级防护,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面罩把人捂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连日来北京持续高温,尽管采样点四周的树木“过滤”掉了一部分阳光,但很快地,汗水还是顺着医务人员的额头、发梢流了下来,护目镜起了雾,濡湿的睫毛模糊了视线。
△采样点紧挨着一个小型篮球场,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村民进行核酸采样。
△村民排队进行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在一旁维持秩序。
刚刚脱下防护服的翟光耀囫囵地擦掉了脸上的汗水,做好手消后,接过同事递来的水,仰起头大口大口地灌下去,一旁的同事忍不住提醒他,“慢点喝”。
△在35℃的高温天下工作,翟光耀被轮换下来时已经全身湿透。
“从来没觉得这么凉快过”,翟光耀说,脱下防护服的感觉就像是获得了“新生”。他的脸还是涨得通红,额头上还有防护装备勒出的印痕。
为保证采样力量,安贞医院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待命,每1小时轮替一次。现场准备了水、西瓜、藿香正气水等物品用于解暑降温。
△医护人员换上防护装备,准备接替队友工作。
采样仍然按照单人单检进行,平均10-15秒完成一个采样。老人和儿童的采样难度较大。有采样经验的医务人员不断提醒,现场两件事最重要:一是严密防护,被采样对象可能因为咽部不适引发咳嗽,导致飞沫喷溅;二是防止污染,特别是在脱掉防护服的时候。
△排队等待核酸采样的老人。
△等待核酸采样的小朋友。
△医护人员在完成一轮采集工作后,在脱下防护服前,会有队友帮忙消毒。
6月14日,金星村采样工作开始,截至21日,全村累计采样约3500人。
△采集完的样本由工作人员统一装箱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
△第三方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右一)抱着样本前去检验。
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核酸检测的通知由村委会下达至各信息员,信息员通知村民,村内租户则由房东负责通知。同时,村内大喇叭持续广播相关信息。
居住在金星村的李明接到通知后就立即报名了。他说,居住地升级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后,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以前到村里卖菜的小贩不见了,买菜要走远一些,但还买得到,价格也能接受”。自己和家人有意控制了出行频次,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总体还行,特殊时期应该很快就过去了。”李明说。
△入夜后,医护人员仍在等待有预约的村民来做核酸采样。
△医护人员为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村民进行采样。
△医护人员靠着一盏临时搭设的照明设备为村民采样。
△医护人员为当天最后一名前来筛查的村民做完采样工作后,进行消毒。
△医护人员脱下防护装备,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务。
安贞医院此次派出的30人支援团队会在大兴持续采样两天,队员在当地临时安顿的酒店办理入住的间隙,不断有大巴车载着其他医院派出的支援队伍驶抵酒店。
△脱下防护装备后,医护人员准备登车返回酒店。
△忙了一天,疲惫不堪的医护人员。
据酒店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天已经陆续接待了五六批来自不同医院的医务人员,平均每只队伍都要住上个两三天。接待期间,酒店仍然对个人开放。
疫情发生后,北京市迅速启动核酸检测工作,要求对“六类人群”应检尽检,并抽调力量支援采样一线。在6月20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区两级共设置采样场所474个,采样点位2083个,调集来自59家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28家第三方检测机构、20家疾控机构的7472名工作人员轮班采样,全负荷运行。
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文字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图编陈婉婷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