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选举的喇叭声再次响起

日期:06-12
选举巡察

原标题:村干部选举的喇叭声再次响起

来源:文山州纪委监委

“每月只拿钱不干活的‘官’,你们巡察组管不管?”今年1月,丘北县平寨乡的米村委会会议室内,县委巡察组邵组长正在组织召开组务会,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党员来访。

“大爹,您细细跟我说一下,是什么样的‘官’只拿钱不干活的。”

“我们独家寨村小组长查光毕和其他3个小组成员从去年年底就去广东打工了,半年来人影都见不着一个,但每个月400元的村小组干部报酬照领不误。”

“大爹,您说的这个问题我们记录下来了,等我们了解核实清楚后,一定给您和独家寨的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说罢,邵组长便安排巡察干部到乡财政所了解村组干部报酬发放情况,同时还走访了村委会干部和群众。

“这个问题你们必须立即整改,既然查光毕几人已不适合继续担任村组干部,就要重新进行选举。”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核实,巡察组对的米村委会提出了整改要求。

“经村选举委会研究决定,凡年满18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独家村村民今天下午3点在科技活动室集合,参加村小组干部的选举工作。”4月的一天,独家寨村小组沉寂许久的大喇叭再次响起……

“现在停了我的报酬,之前多领的‘工资’,我已按规定退回了,感到发自内心的轻松,其实不劳而获的滋味也不好受。”一周后,邵组长接到了查光毕的电话。

这是近日文山州开展对村巡察“昼行夜结”的一个典型事例。

近年来,该州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巡乡带村、直接巡村和提级式、机动式、点穴式等方式,积极探索实践巡察向村居(社区)党组织延伸模式,确保巡察在基层实打实,硬碰硬,出成效。同时,结合贫困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石漠化地区的实际情况,分边境村、山区村、民族村、城镇社区“四种类型”边巡察、边探索、边延伸,边完善,打造了具有实践特色的对村巡察文山模式。

该州在巡察整改方面,将问题分为上级帮助解决、立行立改、历史遗留、问题线索四类建立台账,开列立行立改、转办、移交快速分类处理清单,以及发出巡察建议,对发现问题实施“靶向治疗”和“点穴式”整改,同时建立巡察与督查同向联动机制,对巡察发现的立行立改事项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效,让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

“要巡准察透,定实措施,靶向治疗。”在具体实践中,文山州通过建立健全巡察机构,出台实施方案、办法等相关制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编写工作指南和巡察手册,创新拓展宣传模式,开展走访调研和巡前培训,推动对村巡察工作从无到有、逐步铺开,从探索到规范,做足功课提升巡察质效。

“我们在巡察管控中,一步步定‘模子’。”文山州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首先主要以村(社区)党组织及班子成员、村(居)委会及班子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锁定监督对象。其次不把政治巡察混同于党务检查、业务检查;不作大而化之的归类和堆砌,不设死套路,灵活开展巡察。再者是优化准备、了解、移交、整改等7个环节,规范和明确前、中、后需要开展哪些工作、怎么开展、开展到什么程度,可以“照单操作”,也可以“模块选择”,推动制度在一线实践完善,实现效能转化。

该州聚焦“两个维护”在基层落地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不强问题开展巡察。经过多轮次、全方位的延伸巡察,严查快办了一批违纪违法行为和不收敛、不收手的“蝇贪”,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党组织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基层干部积极性得到了提升。这一切变化,换来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对745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覆盖率达到76.5%,发现问题7107个,整改4656个,移交问题线索329个,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240个,责令辞职、调整撤换村干部232人。(李万辉)

丽江:开展“挑刺式”评查 为案件质量装上“安全阀” 普洱:“进企联商”主动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