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方复全:应用数学在抗疫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新京报讯(记者应悦)在此次疫情的防控过程中,应用数学起到了什么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用数学是建立此类预测模型的基础。“由此也可以看到我们基础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复全说。
此次两会,方复全依然关注基础科学相关领域。他表示,基础科学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放水养鱼支持的学科,建议持续稳定地对基础科学投入支持,改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若干国际顶尖的科创中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学和技术。
谈疫情期间高校网络教学:
网课常态化条件尚不成熟
新京报:疫情期间,高校纷纷开设网课,你的学生在家学习效果如何?
方复全:整体来看,网课的效果没有在学校面对面授课的效果好。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与学生互动的减少。
疫情期间,我也给我的学生上过网课。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我无法感受到学生对我所教授的内容的反应。另外就是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对于课堂的集中度也并不是很高。
新京报:目前有大量高校学生还在上网课,如何提高上网课的质量?
方复全:目前大部分开学的高校都只是针对毕业年级。比如北京不久之前刚刚明确高校毕业年级学生可以在6月6日申请返校,但还有大量的非毕业年级的学生在家上网课。
对于这部分学生,建议可以在上网课之前,提前做一些预习。另一方面是授课教师,由于网课不能面对面授课,教师必须精心准备,比如发给学生PPT,或者想一些可以在网上互动的办法等。
新京报:网课是否会成为高校授课的一种常态?
方复全:目前看来,网课常态化实行的条件并不成熟。这个不成熟并不是说技术不成熟。事实上我们国家的网络普及率已经比较高了,但决定性的因素正是我前面提到的互动不足的问题。在真实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是知识传授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觉得这是网课所不能替代的。
但我并不否认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网课都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谈高校开学:
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快推进复课和开放有关培训机构
新京报:因疫情无法开展的考试工作如何解决?
方复全:现在部分高校的选择就是把一部分考试转移到线上测试。另外就是通过思考题或者读书报告这种方式来结课,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另外就是一些无法通过线上考试来结课的课程,有的学校的做法就是延期结课,等到下个学期开学之后再考试。
新京报:你建议何时开学?目前高校开学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方复全:目前大批的学生不能复课,我们网课的效果比我们课堂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我们一大批的中小学生在家,时间长了也会产生问题。建议做好防疫的同时,加快推进复课和开放有关的培训机构,也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对于高校来说,疫情的冲击相比中小学来说要更大一些。高校开学之后,面临的风险也非常多。风险集中在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以我们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宿舍标准来说,每个宿舍是6-8人,学生从全国各地返校而来,在空间较为密闭的情况下,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只允许毕业班学生返校,也是考虑到,学生人数少一些,高校可以做到较好的分流,相对应的减少感染的风险。
新京报:疫情期间,国内外大量高校停课,对于国际间的高校交流会产生哪些影响?
方复全:这次的疫情从全球来看,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美国的哈佛、MIT等一些顶尖名校都冻结了招聘人才的计划,对于校际间的学生交换、国外留学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但另一方面,我想我们要危中取机,借机大力聘请一些国际高水平的人才。
谈履职: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缓解高校就业形势
新京报:作为一名数学家,您觉得应用数学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方复全:首先,最大也是最明显的一个作用就是数学模型对于传染人数的预测。比如美国疾控中心此前发布的几次预测,都是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的计算。
另一方面就是大数据的应用,这一点在我国比较明显。比如定点防控、精准施策等等操作就是要用大数据的运算才能落实。
新京报:今年两会准备了哪些建议?
方复全:今年比较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准备的一项议案就是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有874万高校毕业生要就业。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公务员扩招等等。对于高校来说,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再出台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新京报:是否建议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
方复全:今年出台的研究生扩招其实对于今年的应届生来说,并不会有太多的帮助。
首先大部分学校的招生名额早在去年就已经计划好了,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初试已经结束,而且大部分学校已经快要开始研究生复试,研究生扩招带来的缓解也仅局限在此前已经报名参加过初试的同学。
新京报:今年还关注哪些问题?
方复全:今年国家四部委发布了文件,提出要加强对包括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支持,建设若干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基础科学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放水养鱼支持的学科,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建议持续稳定地对基础科学投入支持,改善我们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若干国际顶尖的科创中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学和技术。
在人才评价体系方面,要改变过去“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对于不同的学科、行业,一定要建立符合内部需要的评价体系。比如基础学科,不能只看论文发表的数量,而是要注重论文的质量。
新京报:北京目前在建设科创中心,北京名校云集,你觉得大学在其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
方复全:近几年来,我经常参加国家科技奖项的评定工作。从这些奖项的归属来看,高校所获得奖项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见一斑。
说回北京这个城市,可以说是名校云集,尤其是中国最顶尖的高校。所以高校在北京的科学创新中扮演的角色,我想可以用“主力军”来形容。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历史底蕴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顶尖的人才汇聚于此。我想高校应该着重利用好这几方面的优势,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结合此次疫情来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就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记者应悦
编辑丁天校对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