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相关情况。目前,流感活动呈下降趋势,新冠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随着春运到来,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将增加。
目前,全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本土JN.1变异株的占比持续上升,临床表现基本是无症状和轻型。预计在春节假期前后,新冠疫情可能会出现一定回升。
对于肺炎征兆、长期咳嗽的正确应对、不同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案等,专家进行了答疑。
关注1
目前呼吸道疾病流行态势如何?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新冠疫情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流感活动呈下降趋势,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每日诊疗量持续下降,医疗秩序总体平稳有序。
要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养老托幼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疫情防控,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强化日常健康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要加大医疗资源统筹力度,加强医疗机构常用药品、检测试剂、收治床位等准备,满足群众正常就医用药需求。建立完善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上下协作、专家下沉和患者转诊机制,分层分级分流,优化就医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注2
春节会出现疫情反弹吗?
米锋表示,1月26日将正式开启2024年春运,这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
出发前,请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旅途中科学佩戴口罩,继续保持勤洗手、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关注3
云南镇雄县山体滑坡、新疆乌什县地震灾区医疗救援如何介入?
米锋表示,目前,云南镇雄县山体滑坡、新疆乌什县地震灾区医疗应急工作及时高效开展。国家卫健委指导地方第一时间派出医护人员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根据伤员伤情,组织国家级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优化完善诊疗方案,确保每名伤员得到有效治疗。
关注4
新冠变异株JN.1是否变得更致病?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室主任彭质斌介绍,近期,全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从病例报告和哨点医院检测阳性率等监测数据看,出现了上升迹象,但增幅较小。
本土JN.1变异株的占比持续上升,临床表现基本是无症状和轻型,与目前的EJ.5变异株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没有明显变化。预计在春节假期前后,受到人群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冠疫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
关注5
什么症状提示孩子出现了肺炎?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孩子一旦感染呼吸道病原,有可能罹患肺炎,低龄儿童更容易如此。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家长要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了肺炎。
首先是持续高热,或者发热时间超过三天。咳嗽明显加重,或咳嗽非常频繁,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伴有痰量增加或痰的颜色改变,比如痰变成黄色或黄绿色。但如果是支原体肺炎,常常是以频繁的干咳为主,痰量可能没有那么多。
第二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呼吸频率增快,还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主要表现在吸气的时候鼻翼可能会出现一张一合的表现,专业上叫鼻扇,一部分孩子吸气时胸骨上会出现凹陷,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口周青紫、脸色不好看等。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表述觉得胸闷、胸痛、发憋等。
家长也要警惕孩子精神状态的改变,有的孩子会出现精神比较差、很倦怠、总想睡觉,或者低龄的儿童很烦燥,不容易安抚。
对于婴儿,患肺炎时可能并没有典型的咳嗽、发热症状,而仅仅表现为呼吸急促、吃奶呛奶、吃奶费力、吃奶困难,或者频繁吐奶,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喘息发憋、脸色不好,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关注6
反复咳嗽是否需要就医?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燕明介绍,咳嗽是常见的症状,如果出现反复咳嗽,建议去医院进行诊治。因为造成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种。
咳嗽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急性咳嗽,指的是出现在三周以内的咳嗽,急性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急性咳嗽最主要的原因。第二类是亚急性咳嗽,也就是咳嗽持续的时间在三周到八周,主要原因是感染以后的咳嗽,其他的症状都没有了,遗留了咳嗽。第三类是慢性咳嗽,咳嗽持续时间大于八周。
慢性咳嗽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如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或反流性食管炎等其他系统的疾病,一些药物也可能引起咳嗽。
关注7
新冠、流感、哮喘治疗方案有哪些不同?
李燕明介绍,新冠、流感和哮喘是不一样的疾病。新冠和流感被称为急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对这类疾病来说,预防的主要手段还是接种疫苗。在治疗方面,第一是对因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第二是对症治疗。在对因治疗方面,针对流感和新冠有很多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能降低病毒的负荷。对症治疗,主要包括退烧药,或者一些缓解患者咳嗽、鼻塞、流涕的药物。
哮喘是呼吸道慢病,是呼吸道非常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的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对于哮喘的治疗,主要是吸入药物,包括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药物,现在也有一些抗体类的药物、靶向药物应用到哮喘的治疗过程中。
对于慢性的气道疾病,它的治疗核心是长期的规范化用药。李燕明提醒,对于哮喘患者,急性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如果哮喘患者感染了流感、新冠,要注意自己哮喘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症状的加重,需要及时就医,调整哮喘用药。
关注8
孩子感染流感后多久可以恢复?
王荃介绍,感染流感后,孩子常常急骤起病,症状一般会在3天左右得到缓解,也有一部分孩子发热时间会持续5至7天,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精神差、无力、汗多等情况,这种症状可能持续数周左右。一些孩子会出现运动耐力的下降,包括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的耐力下降,时间长短也是不一的。
她提醒,当孩子既往有一些气道高反应性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久咳不愈,如既往有湿疹病史或者有哮喘病史,这种咳嗽可能会持续6到8周左右。
通常情况下,在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流感病毒的排毒大概是3到7天,一般是在发病2到3天之后,排毒是个高峰期,传染性是最强的。
关注9
哪些人群感染后容易发展为危重症?
李燕明介绍,呼吸道感染容易发展成危重症的主要是两类。第一类是医学上的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还包括新冠和流感感染时的肥胖人群。其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发展为危重症的可能性越大。
第二类人群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也就是这组人群已经有一些慢性基础,比如有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另外,有些人群长期使用一些免疫抑制药物,基础免疫状态比较低。
关注10
寒潮天气下,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米锋表示,近日寒潮天气再度影响我国,给中东部地区和南方部分地区带来大范围剧烈降温和雨雪天气。气温下降可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呼吸频率加快,易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在寒潮天气下,应尤其关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敏感人群,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等,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寒潮对于健康的影响。
雨雪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湿滑,对交通出行带来不利影响,特别要关注旅途安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熊长明提示,心血管病患者在冬天外出遇到寒冷,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种寒冷刺激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加重心血管的病情。因此,心血管病患者冬天外出面临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血压波动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加重、心律失常等。
心血管病患者出行前最好到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在病情稳定期出行。要带好、带齐药物,不能漏服药物,还要备好一些急救药物,比如硝酸甘油、救心丸等。要合理安排行程,注意休息,避免过多劳累。冬天出行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注意饮食卫生。
新京报记者戴轩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