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防控专家吴浩:常态化防疫 社区医院要建"哨点"

日期:05-14
疫情发热门诊新冠肺炎

原标题:专访防控专家吴浩:常态化防疫,社区医院要建“哨点”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全国政协委员吴浩的战疫和履职经历,可以用一长串数字标注:在武汉的51天,他带领中央指导组社区防控专家组,走遍了13个区、300多个街道、500多个小区、16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梳理了1275条问题和建议,为中央指导组科学研判疫情提供了一手资料。抵鄂第三天,专家组就提出了“小区封闭”管理建议,建议被采纳后,有效遏制了疫情在社区的传播。

在武汉的51天如何度过?未来常态化防控要注意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专访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中央指导组防控专家、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

援鄂返京后,吴浩回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援鄂返京后,吴浩回到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谈援鄂:梳理1275条问题,条条有对策

新京报:你曾经是抗击非典的“老兵”?与17年前相比,此次工作有何不同?

吴浩:17年前,我第一批到达非典一线,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工作。我当时啥也不想,就专心把救治的活儿干了,是“执行者”。

这次,我作为社区防控专家组负责人带队,是决策的“建议者”。建议如果提错了,不能复盘,损失会很大,这种压力是巨大的。所以要有科学精神、充分的现场调研,要用眼睛看,要深思熟虑。这次武汉之行,我瘦了十几斤。

新京报:你在武汉进行社区防控工作,具体内容有哪些?工作强度大吗?

吴浩:我们的社区防控小分队由基层全科医生、疾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到达武汉第二天起,我们就奔赴13个区,和当地指挥部联络员一起实地调研小区、隔离点、养老院等情况。我们发挥了侦察兵、战斗员、指挥员的作用,就像中央指导组布在各个区的“眼睛”,不仅要发现问题,也要解决问题,督导当地改正问题。

第一个月的工作节奏尤为紧张,工作到半夜是常事儿。我最晚工作到凌晨4点,当天把“农村和社区防控方案”写好后,发到中央指导组防控组的群里,发现大家也都还没有睡,还有人对方案提出修改建议。

在武汉的日子里,我们社区防控专家组梳理了1275条问题,每一条都要提出对策建议,建议一定要可实施。比如我们提出“居家封控”,社区问,小区没有围墙怎么办?我们就建议用建筑物挡板、甚至用汽车、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等封住,进行物理硬隔离。

后来我们发现,封闭小区后,慢病病人用药困难,我们又及时建议采取药品下沉、代购、家庭医生跟进咨询等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

新京报:2月9日,江岸区率先进行封闭小区管理,随后推广至全武汉。专家组提出“封闭小区”的建议出于什么考虑?

吴浩:这个病非常狡猾,有一些是无症状感染者,很难鉴别,初期核酸检测能力有限,所以要采取“封闭小区居家管控”,一方面,健康人居家可以避免被感染,保护易感人群,另一方面,风险人群不出来,可以控制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我坚信即使居民有一段时间呆在家里,也会有基本的物资保障,不会因为暂时停工影响生活。武汉前后动员了4万多名党员、机关干部和5万多名志愿者,参与社区的联防联控,形成了1000万人的物资保障。前期难免出现稍显混乱的情况,后来捋顺之后形成了高效的体系。在此过程中,也感谢武汉人民的巨大付出。

新京报:此次援鄂有哪些体会?

吴浩:我对这几年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感受很深。武汉封城,打的是“消耗战”。这也能看出我国工业链、制造业的强大。尽管部分工厂暂时停工停产,物资保障也很快就供应上来,这是国力的象征。同时,互联网的发展,远程医疗、无接触配送、网购、健康码等也在防控、保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进入疫情防控新常态,一方面要群防群控,另一方面要打“科技战”。此次疫情初期,核酸检测试剂盒很快研发生产,但目前检测需要送到实验室,需要几个小时出结果。未来的理想状态是研发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初筛,几分钟出结果,并且可以在社区医院和家里检测,为大规模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吴浩获得武汉汉南区防控指挥部颁发的“白衣卫士”称号纪念证书。受访者供图

吴浩获得武汉汉南区防控指挥部颁发的“白衣卫士”称号纪念证书。受访者供图

谈常态化防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平战结合”

新京报:此次疫情发生后,有观点认为应给予疾控中心一定权力,对此你怎么看?

吴浩:这次公共卫生事件并非疾控没有权力导致的。疾控部门是专业技术部门,需要给出建议,而不能做成政府部门。

我认为,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社会的集合体。预防是防范传染病最好的手段,要和“健康中国”、“健康社区”关联起来,是整个体系的构建。因此,不是要补“疾控”的短板,而是要补“公共卫生”的短板。

医疗卫生业务部门配备领导干部时,要分层级配一些相对专业的人。同时,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到“平战结合”,而非单纯增加疾控的编制。否则疫情结束后,人员过多却没有等量的工作要做,可能留不住人才。

新京报:包括你在内的专业人士呼吁,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发挥重要职能。此次抗击疫情,社区卫生中心发挥了哪些作用?

吴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平战结合”很好的例子。此次,武汉530个密接隔离点和康复驿站,都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在工作。北京也培养了大量的流调和核酸采样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同样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可以就近对居家隔离人员上门采样,避免高风险人群流动。

要用平时的防治实践,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有“练兵”的机会,“战时”才能赢。平时培养他们具有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战时”作为“部队”随时调用。

公共卫生是多学科构建的体系,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能简单等同于预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长期和老百姓打交道,平时做健康教育,也看病人,知道老百姓想什么。疫情期间,全科医生发挥了作用,知道如何动员民众参与到联防联控中。

新京报:未来常态化防疫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做到“平战结合”?

吴浩:北京提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提高居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加强传染病防控的社区基础。3月下旬起,上海在117家发热门诊的基础上,增设18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承担发热患者的筛查、登记、转诊、跟踪等工作。

我认为哨点建设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筛查,二是对筛查排除新冠肺炎的、患普通感冒发热病人的诊治,可以解决大医院病人集聚的问题,减少交叉感染。小孩子经常感冒发烧,不能都送到儿童医院治疗。

发热门诊是探头,哨点是监测网和防治点,要织得更密。全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以将“哨点”建立起来,设立单独的“诊室”进行检测,作为常态化防疫的举措。

新京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是否存在瓶颈?还能从哪些方面加强建设?

吴浩:2009年-2018年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多强调基本公共卫生,抓医疗抓得少。在百姓看来,医疗才是雪中送炭,公共卫生只是锦上添花,给百姓带来的即刻“获得感”少。

其实,公共卫生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居民长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接触,才能获得健康咨询,把健康素养培养起来,使人人有防控意识。防控传染病,其实也有赖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年春季大家感冒的少了,与科学佩戴口罩不无关系。与其问疫情何时出现拐点,不如关注民众科学素养的养成。

慢性病也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不会把小病拖成大病,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2018年开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医疗方面的建设,但目前软硬件仍需加强。比如北京2006年设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10多年过去了,有些“配置”已经满足不了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预防保健科,妇保、儿保等要标准化,提供更多服务项目,都是需要房屋的。国家要对“强基层”给予更多支持。

另外,社区医疗机构也需要百姓的理解、信任和认同。行行出状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照样有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要让他们有职业荣誉感。

吴浩和专家组调研社区防控情况。受访者供图

吴浩和专家组调研社区防控情况。受访者供图

谈履职:不断学习,曾半夜向“老委员”取经

新京报:作为第十三届“新委员”,请谈一谈两年来的感受?

吴浩:我是本届新委员,2018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就作为基层委员走上了“委员通道”,深感责任重大。两年多来,我积极参与政协活动,努力发声。我长期在社区和百姓打交道,可以把百姓身边的事情写成提案反映上去。

第一年,我的提案是把慢病纳入门诊报销,得到国家医保局的积极回应。去年,我的提案是“把智慧医疗在基层医疗中普及”,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我也在不断学习如何当好委员。我认为,委员提出问题的同时,一定要给出可执行的建议和方案。

新京报:此次抗击疫情,你作为委员如何履职?

吴浩:2月初,我就和“老委员”、相关专家一起提出“以县域为单位分级分类精准防控”的建议,被中央采纳。

我和其他委员们经常在“委员群”探讨疫情防控。在武汉,有时候我遇到问题,半夜在群里向他们“求助”,医卫界别委员从各方面帮我出主意。在此过程中,我也学习到很多“老委员”专业严谨的精神。

新京报:你今年的关注点是什么?

吴浩:我们医卫界别委员正在准备一个共同的提案,关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问题,把这个问题调研清楚,写透彻。

新京报:你对今年的两会有什么期待?

吴浩: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建设和国际关系等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期待通过委员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作用,推动国家进步,增强人民福祉。

新京报记者张璐协作记者王嘉宁

四川严打涉疫经济犯罪 收缴各类假口罩300余万个 合浦法院:引入贴心“心理诊疗” 温情化解家事纠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