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治疗

日期:04-04
危重症疫情新冠肺炎

原标题:中日友好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团队——

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治疗(一线抗疫群英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日友好医院共派出5批153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其中危重症护理团队由80名护士组成,承担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6东病区共50张床位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和护理工作。“我们收治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90人,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目前已经有65名顺利康复出院。”中日友好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介绍。

高标准改造病房

“我经历过2003年SARS的救治,有经验”“我年龄长、心态稳,应该先上战场”“我家里负担轻”“我是党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日友好医院决定派出护理团队,1000多名护士主动请缨。最终,95名护士入选支援湖北护理团队。

“我们这次面对的是新的病毒和疾病,一方面,我们要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治疗,让患者家人放心;另一方面,我们的医护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人,我也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安全,让他们的家人也放心。”赵培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近18年,经验非常丰富,出发前感到自己压力和责任重大。

2月4日,赵培玉抵达武汉,当天带领80名护士进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管50张床位。

“刚开始收治危重症患者的时候,只有普通病房,不符合要求。”赵培玉介绍,她带领团队参考中日友好医院的重症病房标准紧急对病房进行了改造,并给病房增加了一些设备。团队从北京带来了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等重症病房急需的设备,价值1500多万元。病房改造完毕,当晚就收治了40多名患者,第二天病床全满。

为了更好地护理患者,赵培玉牵头制定了80名护士的排班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安排餐饮和接送护士上下班的班车等。

团队中的护士并不是全部来自呼吸科,将她们培训成为合格的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士,成了赵培玉最迫切的工作。赵培玉制定了培训计划,安排有经验的护士担任组长,给护士们定期培训。

救治患者不遗余力

接管病房不久,赵培玉就指导队员张少华克服厚重的防护装备带来的操作不便,完成了第一例防护服下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操作,为患者建立顺利接受治疗的救命通道。

由于病房内全是危重症患者,护理团队除了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要照护他们的生活。“一些使用仪器和插管的患者,吃饭喝水、大小便,都要在床上完成,这些需要我们日常护理。”赵培玉说。

安抚患者情绪也是赵培玉护理团队的工作重点。“在病房内,有些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往往前一天还能说话、吃饭,忽然就转为危重,患者心理的负担很重,担心自己撑不过去。”赵培玉解释说。

在护士丁莹负责的病房里,有一名80多岁的老人,夜里总是不能安稳入睡,反复在病房里走动。此时,丁莹会进病房陪老人说说话,安抚他的情绪,直至他安睡。

“这样的老年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需要心理上的疏导。每次我当班时,都会尽可能多给予他一些关怀,洗脸、剃胡须、洗手、消毒,让他感受到家庭般的照料。”丁莹说。

在丁莹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下,老人的情绪渐渐平复。“我觉得,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丁莹说。

“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本来很简单的护理动作都变得很困难,还要给患者翻身,连续4个小时的值班很耗费体力,护士们都很辛苦,但没有半点怨言。”赵培玉说。

患者康复是最大的心愿

“测体温、输液,不怕累,还要负责我们的一日三餐,像家人一样照顾我们,让患者有家的感觉,也有战胜病魔的信心……”

“我儿子不在身边,你们就像亲人一样照顾我。希望这次疫情过后,你们能来武汉做客,来了一定要来找我,我一定热情招待……”

“感谢你们来到武汉照顾我们,你们把患者当亲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心理安慰,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你们也可以早日回家和家人团聚……”

这是一些出院患者给赵培玉护理团队写的感谢信。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所有到武汉来支援的医疗队员的心,都紧紧地和武汉连在一起。我想对患者家属说一声,把您的家人交给我们,请您放心!”赵培玉说。

2月4日,一名年轻患者住进赵培玉的病房,病情发展很快,第二天就到了需要抢救的状态。经过长达8天的精心救治和护理,患者脱离了危险,转出了危重症病房。几天后,她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符合出院标准。

“回家后,做好隔离观察。吃饭注意营养搭配,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患者出院前,赵培玉嘱咐说。

“谢谢赵护士,谢谢你们,你们这些天辛苦了。”患者给护士们鞠躬后,还特意走到病区门口,大声对里面的病友说,“你们一定要遵医嘱,要听护士的话,积极配合他们治疗!”

“这个小姑娘很坚强,对我们团队也非常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她的信任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赵培玉说。

责任编辑:张玉

疫情下的个体工商户生存现状调查 冯兴元谈消费券:最应该发券的地区是湖北和武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