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传统方法与新技术齐头并进 疫苗研发滞后困局有望破解

日期:03-06
破解新冠肺炎

原标题:传统方法与新技术齐头并进——疫苗研发滞后困局有望破解

来源: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传统方法与新技术齐头并进 疫苗研发滞后困局有望破解

作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居民”之一,病毒始终伴随着其他物种不断繁衍和进化。从天花、流感、艾滋病,到SARS、新冠肺炎,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攻防战”从未停息,并贯穿整个人类文明进程。有研究数据表明,人类历史死于病毒的人数远高于死于战争和其他自然灾害的人数,不少古老文明的湮灭也与病毒的肆虐息息相关。

在与病毒持续千百年的漫长抗争中,人类往往处于下风,只能在病毒暴发后慌忙应对,甚至只能听天由命。以天花病毒为例,仅在15世纪到19世纪期间,天花就从欧洲掠夺了近2亿人的生命。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受到来自病毒的“无差别伤害”。当时的人类对病毒这一敌人发起的进攻束手无策,直到接种疫苗这一医学手段的出现。

18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做了一项大胆实验:他从一名挤奶女工手上提取了牛痘脓液,接种到一名8岁男孩胳膊上,让这名男孩对天花病毒产生了免疫力。很快,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得到推广,挽救了无数挣扎在死亡线边缘的人们。自此,疫苗成为人类手中的一把“利剑”,帮助人类在与病毒的抗争中逐渐占据主动。在随后两个多世纪里,疫苗又相继战胜了不少自古以来的顽疾,如狂犬病、麻疹、小儿麻痹等,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时至今日,疫苗仍然是防控传染病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手段之一。当有新的疫情暴发时,人们最大的期盼莫过于能尽早接种疫苗。然而,疫苗的性质决定了其研发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疫苗本身就是灭活或减毒的病毒,或是病毒的关键蛋白、多肽或是核酸。也就是说,只有把一种病毒研究透,才能研发出相对应的疫苗。即便疫苗已经研制出来,后续的临床试验和规模化生产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那么,如何才能破解疫苗研制滞后的困局呢?

随着免疫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疫苗研制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完善和提高,研发周期明显缩短。如今迎战新冠病毒,科研人员更是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展开攻关,并拿出了多技术并行的方案,力争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研制流程。

所谓“多技术并行”,就是传统方法和新技术齐头并进,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除了传统的灭活疫苗外,科研人员同时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从既往经验来看,这些新型疫苗安全性更强、效果更好。

亚单位疫苗是将病毒经物理、化学方法“肢解”,提取出病毒外壳等具有典型特征的“零件”制成的疫苗。当人的免疫系统接触到这些“零件”后,就能“举一反三”,提前掌握对抗病毒的技能。mRNA疫苗的原理更为巧妙,人们把新型病毒的“设计图纸”——mRNA直接交给免疫系统,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而病毒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病毒内部“做文章”,通过对病毒进行“移花接木”的改造,使其在丧失毒性的同时,仍能引发人体免疫。

当前,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我国科研人员正在日夜兼程、多法并举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人们也期待新冠病毒疫苗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下能尽早问世并投入使用,帮助抗击疫情阻击战取得彻底的胜利。(马腾夏昊邵星童)

春耕备耕农资需求有保障 再用伪劣农资产品坑农 严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