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多举措推动“大国重器”复工

日期:03-05
老工业基地新冠肺炎

原标题: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多举措推动“大国重器”复工

新华社哈尔滨3月5日电(记者王春雨、强勇)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精准施策,一批“大国重器”企业取得“开门红”。截至2月底,全省2000余户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工率达64%。

精准施策加快复工

钢花飞溅、机器轰鸣,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完成今年的订单任务。2月底,动装公司作为参与方之一,中标山西省黄河万家寨水务集团二期扩机工程,这是目前国内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引调水项目。

哈电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电力驱动设备研制基地之一,目前承担着白鹤滩水电站等一系列国家重点项目任务。面对疫情,哈电集团防疫、生产“两手硬”,1月份利润总额较同期增长121.3%。

今年以来,中国一重核电、专项装备等订货实现突破,先后签订浙江三澳核电厂一期工程1号、2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天津宏轩达土压平衡式盾构机等合同。中国一重集团股份公司财务总监胡恩国说,1月份中国一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利润总额增长82%。

黑龙江省工信厅副厅长王冰介绍,全省建立企业复工复产的日调度、日报告工作机制,采取分级分区分类方式,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其中城乡运转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农牧业生产必需、保增长必需等“五个必需”企业,复工率达到77%。

据了解,截至2月底黑龙江3268户规上工业企业中有2098户复工复产,复工率达到64%。在主要行业中,中医药、能源均超过82%。在省会城市哈尔滨,重点央企开复工率达90%以上,复工产能85%以上。

防疫生产“两加强”

疫情当前,如何防疫、生产两不误?各企业展现“战时”作风,精准防疫稳妥复产。

防控“横到边、纵到底”。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学书说,戴口罩、测体温、喷杀消毒成为今年独特的开工方式,上岗人员必须佩戴口罩,部分岗位必须佩戴护目镜,把疫情防控落实到每个班组、岗位。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厂设置24个体温检测点及每日3次流动监测,重点区域、公共设施消毒全覆盖,实行分时取餐、分散就餐等,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确保职工安心返岗。

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主抓生产,并承担作业区域消毒工作。中国一重组建19支应对疫情、保障生产突击队,推动柳钢1780mm热连轧机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云办公”优化生产模式。为保证科研不间断,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除疫情防控人员、各科室负责人及项目长到岗外,相关科研人员等均居家办公,累计1000余人通过视频会议、即时通信软件等开展工作。

危中求机护航企业

记者从黑龙江省发改委了解到,黑龙江对“百大项目”等重点工程“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接触”,投资项目实行容缺审批、容缺核准,前置要件没有办理的承诺后即可审批核准。

李欣然是哈尔滨市平房区一名招商工作人员,她每天走访6-10家企业,待审企业当天必查,复查企业循环走访。目前平房区45名驻厂员为企业解决复工难题600多件。

针对企业疫情期间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黑龙江进一步发挥金融杠杆作用。黑龙江银保监局辖内16家银行与全省42个重大项目对接,占2020年有融资需求项目的59.15%。支持骨干工业企业复产,对重点行业符合标准的骨干制造业企业,按疫情期间企业实付利息50%贴息,单户企业不超300万元。

复工后口罩等供应也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黑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孙景春说,年初以来黑龙江加快上线、转产口罩等生产设备,口罩生产企业由1户增至6户。

“防控用品短缺,一度成为企业复工阻力。”黑龙江规模最大的包装企业、哈尔滨和鑫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孙波说。在有关部门帮助下,企业解决了口罩难题,1月29日实现复工。

清理垃圾、处理医疗废物……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 战“疫”日志·商业—3月5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