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之“危” 营商环境之“机”——长春新区复产中的“助企经”

日期:02-26
长春新区企业经营新冠肺炎

原标题:企业经营之“危”营商环境之“机”——长春新区复产中的“助企经”

新华社长春2月26日电题:企业经营之“危”营商环境之“机”——长春新区复产中的“助企经”

新华社记者褚晓亮、段续

把帮助企业应对非常时期困难,当作考验营商环境的机遇——记者近日在吉林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采访时,这一理念让人印象深刻。为了答好营商环境建设的考题,在“千人助千企”的工作框架下,1000多名干部深入生产一线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目前这个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助口罩更助企业建起防疫墙

口罩,口罩,还是口罩——复工复产之时,口罩供应是否及时,关乎企业的发展信心。记者在长春新区走访企业时看到,佩戴口罩上岗,已经成为硬性规定,有的企业,每天消耗口罩超过200个。“新区帮我们筹集的口罩,对复工帮助太大了。”一汽富晟李尔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说。

“还有没有?有多少?”每当教育局局长汪微的电话响起,口罩、消毒液供求讯息总会脱口而出。向上级申请、从外地调货、发动企业互助……118个工作队的1000多名助企干部使出浑身解数,多方筹得2万多枚口罩、50多吨消毒液,为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除了防疫物资的硬支持,干部们还在防疫措施上,和企业一起谋划。上班测温、工位安排、食堂就餐……干部们和企业充分沟通,安排得明白妥当。

一家高科技公司,助企干部和企业管理者一起设计,重新调整车间布局,员工间相隔十米以上。在一家汽车配件企业,新区帮企业协调购买一次性饭盒,避免了食堂聚集。

助解困更助企业燃眉之急

疫情猝不及防,发展困难突然降临到许多企业头上。在吉林盛达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产品销售不畅,贷款即将到期,企业负责人十分焦急。得知情况后,助企干部跑前跑后,帮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缓解了燃眉之急。

在吉林省弗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了扩大口罩产能,企业急需上新设备,但缺资金。长春新区金融办快速介入,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追加1000万元贷款。采购时,税务部门对照优惠政策靠前服务,帮企业省下145万元税款。“这部分资金,将再用于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财务人员张晓颖说。

62家企业提出资金需求、协助对接9家银行、获批11亿元授信额度……让企业“火烧眉毛”的难题,正在逐步化解。

有需要,尽管提。复工以来,长春市委常委、长春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忠斌带队,各个职能部门组成“解困队”,在车间里、生产线旁,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一家医疗设备企业,“解困队”上午9点钟到场,了解到企业的消防审批难题,当日下午3点,解决方案就摆在了企业负责人案头。

助真金白银更助重建信心

在长春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唐继东看来,帮企业树立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为新建生产线的企业发放补助、给予复工企业奖励、给予中小企业房租补贴、返还失业保险费……为了帮企业渡难关,长春新区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一家科技企业复工时,装修款短缺难住了负责人。新区帮其多方筹措200万元。再过几天,新车间就可以用于医用防护服生产。

许多企业都在积极申报政策支持。“我们填报表格,新区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帮我们办理。”科英激光办公室负责人孙承博说。

无事不打扰,有事就报到,许多企业高管甚至并不知道助企干部的存在。有一次,由于着急,长春新区招商四局局长柳涛把口罩和防疫物资“扔”在企业门口,保安追出来问,他边走边说:“跟你们办公室说,需要的物资到了,赶紧拿去用。”

真心实意的服务,企业感受得到。疫情期间,新区企业捐款捐物总额超过亿元。有的企业把富余不多的防疫物资拿出来,通过新区送给有需要的地方。“我们有坚定信心战胜疫情。”长光卫星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韦树波说。

北京市发出关于做好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紧急通知 通州盛业家园社区周志明:为独自居家隔离女孩送饭上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