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台媒称领了“病危通知单”的国民党,还能怎么救?|台湾选后观察1
摘要:问题都摆在了这里,接下来需要的是开出处方。
“这不再是当头棒喝,这是病危通知单。”岛内亲蓝的《中国时报》如此评价惨败后的中国国民党。
1月11日后,国民党内动作频频:韩国瑜回到高雄拼市政,避免成为首位被罢免的台湾地方首长;党主席吴敦义、副主席郝龙斌带领党内一级主管辞职;党内青壮派向中央逼宫要求“世代交替”;郝龙斌、青壮派代表江启臣等先后宣布竞选党主席。
只是,这样的动作多么似曾相识。4年前的2016年,国民党选举失利后,党内“救党声”“改革声”四起,2年前地方选举胜利让蓝营士气大盛。之后是以改革为名行斗争之实,如今孱弱的国民党又被打回原形。
从岛内局势来看,如今民进党以较大优势赢得地区领导人选举,并控制立法机构半数以上议席,延续了自2016年以来的绝对执政,对国民党的压力只会与日俱增。
从党内来看,国民党老一代留恋权位、中生代不愿承担、青生代断层的现象日益严重。与民进党中生代互相逐鹿不同,国民党依然是“老人政治”,给年轻人的机会太少。如果从整个台湾社会看,随着年轻人与老年人数量的此长彼消,国民党在年轻人中号召力弱的劣势只会越来越明显。即便是韩国瑜此前搞了几次大游行,事后看来也只是“同温层效应”,难以影响岛内社会主要力量。
问题都摆在了这里,接下来需要的是开出处方。
郝龙斌给的处方是,国民党的改造必须与民意脉动契合、必须具体落实世代交替、必须符合国际局势及岛内民意的全新路线。他提出,全心协助国民党渡过此一空前危机,全心寻找辅佐国民党中兴之主,并培养年轻接班梯队。
以江启臣为代表的青年军则提出“集体领导”,不再期待救世主,“一个人的力量撑不起来,国民党要靠群体智慧。”而在之前,国民党代理主席林荣德拟设立改革委员会,劝退60岁以上国民党中常委。
不管如何,摆脱“百年国民党、千年中常委”的格局,培养党内年轻人,争取岛内年轻人,已成为党内共识。目前包括蒋万安(1977年生,蒋介石曾孙,台北市民意代表)、江启臣(1972年生,国民党中常委,台中市民意代表)都成为中生代中的翘楚,被寄予复兴国民党的希望。但他们都有劣势。当国民党党魁的第一要求,就是能够筹款维持政党机器的运转,这是中生代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岛内大环境下,蒋家后人本身就背负了“原罪”。
因此,虽然各方都在推他们,甚至提出了“蒋江配”或者“江蒋配”,但二人资历尚浅,也没有地方首长经历加持,能否真正兼顾安内与攘外,也是个难题。蒋万安已经表示,现阶段国民党的关键并不在世代交替,而是如何更接地气,当好立法机构的反对党。上月29日,他宣布竞选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书记长。
这又引出一大问题。过去即便是民进党执政,国民党也可以笃悠悠地当着最大在野党,甚至可以借助民进党执政品质不佳而翻盘,比如2018年地方选举那一次。如今,除了民进党就是国民党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由台北市长柯文哲创立不到一年的民众党,打着民生牌、经济牌共赢得近160万张政党票,赢得5个议席,成为岛内第三大政党,而柯文哲已经表示将参选2024年地区领导人选举。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两岸牌被民进党抓住,而经济牌被民众党抢走,那么国民党就会陷入左右夹击的困境。马英九8年任期平均经济成长率仅为3.31%,比陈水扁时代更低,国民党会拼经济的印记早已随风而逝。那么,当选民有了第三种选择,国民党那种退而求次当最大在野党的愿望,也有可能落空。如果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家“百年老店”真将出现泡沫化。
还有一点,找药方不能找错药方。有国民党人将惨败原因推给了接受“九二共识”,甚至提出应该去掉中国国民党的“中国”二字。
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大陆方面在台湾选举结束后表示,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改善和发展,反之,两岸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两岸政治关系持续紧张的当下,国民党若放弃“九二共识”,那么与大陆交流的基础不再,这无异于自废武功。此外,如果国民党的两岸新论述与民进党的立场愈发靠近,反而在争取选民时更加不利。想在“台独”问题上跟民进党争夺话语权,国民党内一些人真是殊为不智。
由此可见,扬什么、弃什么,在国民党危机关头,一定需要想清楚。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