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农村短板变成“潜力板”
日前公布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文件把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两大重点任务之一,点明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的8个方面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当前,“三农”短板的最重要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就是潜力,差距就是空间,补短板、减差距的过程就是释放潜力、激发活力的过程。要让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让亿万农民分享全面小康的成果。
过去的一年,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面实施,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84%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置。农村饮水安全、道路和电力建设明显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近半数农户喝上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稳步发展,全国92.7%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50%和75%。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比广大农民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村还有不少差距。要把公共基础设施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饮水、道路、用电、住房、物流等村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从形式上的普惠上升到实质上的公平,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水利、人居环境等方面。交通方面,主要是推动“四好农村路”创建,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供水方面,重点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人居环境方面,重点是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公共服务则包括医疗、社保、文化等大项。医疗方面,要在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的同时,重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简化乡村医生招聘程序,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社保方面,主要是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合理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发展互助式养老。文化方面,主要是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等。
需要强调的是,文件提出的补短板任务,重点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是完成现代化的短板。补短板必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搞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要科学评估、突出重点,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