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办公布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2023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覆盖基层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
新京报快讯(记者沙雪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天公布。《意见》提出,到2023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覆盖基层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公开平台、专业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
年底前,基层政府编好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
针对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公开随意性大、公开内容质量不高、公开平台不统一、解读回应不到位、办事服务不透明等突出问题,2017年5月起,国办曾在北京、上海等15个省份100个县区推行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此番《意见》出台即是建立在上述试点基础之上。
关于加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意义,《指导意见》强调,可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在公开标准、目录方面,《指导意见》对基层政府和国务院部门分别提出了要求。其中,基层政府要对照国务院部门制定的26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全面梳理细化相关领域政务公开事项,于2020年底前编制完成本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实行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国务院部门则要参照试点做法,结合本部门主要职责,确定涉及基层政务公开的其他领域,于2021年底前编制完成相关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
政务服务大厅要设立政务公开专区
《意见》要求,基层政府要构建发布、解读、回应有序衔接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优化政府信息管理、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等工作流程。
《意见》强调,基层政府要加强公开平台规范化建设,县级政府门户网站要集中发布本级政府及部门、乡镇(街道)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开设统一的互动交流和在线办事入口;政务服务大厅等场所要设立政务公开专区。
为何要强调公开平台规范化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政务公开经历了一个过程,以前认为公开越多越好,但信息大爆炸之后,可能就把有用信息给淹没了,找权威信息时发现不好找、不好用。《意见》的这条要求,就是在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越来越多元的情况下,保障政务公开的权威性、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再追求传播面、生动性、通俗性等。
在移动网络用户超过8亿的背景下,《意见》为何强调“政务服务大厅等场所要设立政务公开专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政策制定要考虑东中西部不同发展实际,在广大的县城和乡村,手机上网并不像北上广那么普遍,政务公开专区在很多县城和乡村是非常实用的。
完善基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
《意见》还要求,基层政府要完善基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结合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明确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和方式,并向社会公开;要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让办事服务更透明,最大限度利企便民;要健全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工作机制;要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向农村和社区延伸。
保障措施方面,《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合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加强监督评价,把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情况列入基层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背景】
2017年5月,国办在北京、上海、四川等15个省份的100个县区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公开内容主要围绕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社会救助等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26个领域。
2019年初,国办在总结提炼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组织17个国务院部门,陆续编制印发了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并研究起草了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稿。
去年1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通过该意见稿,并决定在全国各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基层政府,推进涵盖政务服务全流程的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
编辑李国君校对陈荻雁